疏疏涧底松,兀兀山头石。
含凄陟连冈,暖焉先子宅。
微生足忧患,有愿守蓬荜。
廿载饥驱去,一蹶遂扫迹。
久知日月晚,真见邱墟场。
尺壁幸自完,孤根复何植。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作品。他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经历了许多艰难困苦。在这首诗中,杜甫通过描写自己对先大夫坟墓的瞻仰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让我们来看一下这首诗的第一句:“疏疏涧底松,兀兀山头石。”这里的“疏疏”指的是稀疏、稀少的意思,而“涧底松”则是指生长在涧底的松树。“兀兀”,在这里形容石头的形状,就像是一个孤独的山峰。这两句诗描绘的是一幅宁静而又孤独的画面,给人一种荒凉的感觉。

我们看到第二句:“含凄陟连冈,暖焉先子宅。”这里的“含凄”可以理解为内心充满了悲伤。“陟连冈”则是指攀登连在一起的山冈。“暖焉”表示温暖。“先子”通常用来指代父亲或祖父。这一句诗表达了杜甫对于先父坟墓的瞻仰之情,同时也透露出他对家族历史的尊重和怀念。

第三句:“微生足忧患,有愿守蓬荜。”这里的“微生”可以理解为微不足道的生命。“忧患”是指生活中的困难和困扰。“有愿”表示有愿望或者希望。“守蓬荜”则是一种谦虚的说法,意味着守护着自己的家。这一句诗表达了杜甫对于生活艰辛的感慨以及他坚守自己信念的决心。

然后是第四句:“廿载饥驱去,一蹶遂扫迹。”这里的“廿载”是指二十年的时间。“饥驱去”表示在饥荒中被迫离开家乡。“一蹶遂扫迹”则是指跌倒后就再也没有站起来,形象地描述了杜甫当时的生活状态。这一句诗反映了杜甫当时所经历的艰难困苦和他坚韧的性格。

接下来是第五句:“久知日月晚,真见邱墟场。”这里的“久知”表示长时间知道或明白。“日月晚”则是指太阳和月亮都已经落了山。“真见邱墟场”则是指真的看到了废墟的市场。这一句诗表达了杜甫对于时光流逝的感叹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无奈。

第六句:“尺壁幸自完,孤根复何植。”这里的“尺壁”可以理解为一块小木板或者墙壁的一部分。“幸自完”表示这块木板或者墙壁已经完好无损。“孤根复何植”则是指只剩下一根孤零零的根部。这一句诗表达了杜甫对于自己命运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迷茫。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杜甫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于生活艰辛的感慨、坚守自己信念的决心、面对历史变迁时的无奈以及对命运的感慨。这首诗也体现了杜甫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艺术才华和深厚的人文素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