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去汪洋接太空,传言万水尽朝宗。
台阳琅峤难南渡,浙海舟山尚北通。
乌石潮生归艇月,龟峰云起列屏风。
蔡牵败退朱濆走,安土无忘击贼功。
兰阳杂咏八首
此去汪洋接太空,传言万水尽朝宗。台阳琅峤难南渡,浙海舟山尚北通。乌石潮生归艇月,龟峰云起列屏风。蔡牵败退朱濆走,安土无忘击贼功。
注释:
- 这四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广阔海洋和无尽方向的感叹。万水朝宗,意味着无数的水流都汇聚到一起,象征了无数的可能性和目标。台阳琅峤,指的是台湾的山峦,虽然难以南渡,但并不意味着完全无法通过,而是需要更多的努力和策略。浙海舟山,指的是浙江的大海和舟山群岛,仍然可以北通,意味着有可能存在其他的通道。
- 这两句诗描绘了夜晚的海上景象,乌石潮生归艇月,指的是在乌石礁附近,海水涌动,月光映照在归船之上。龟峰云起列屏风,指的是在龟山上,云雾缭绕,如同屏风一般。这两幅画面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 这两句诗描述了蔡牵的失败和朱濆的逃跑。蔡牵败退,意味着蔡牵已经失败了,他的撤退可能与某种不利的情况有关。朱濆走,指的是朱濆已经逃跑,可能是因为受到了某种威胁或困境。
- 最后两句诗强调了不忘打击敌人的决心。安土无忘击贼功,这意味着我们应该记住我们的土地和家园,并且不要忘记我们的打击敌人的决心和功劳。
赏析: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董正官的作品,以兰阳(今台湾)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厚感情和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历史的回顾和社会现实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