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寮马隘设防闲,半似沙喃逼内山。
番害数从溪径出,庄屯都欠瓦楼环。
牢穿莫惜亡羊补,虞备何嫌即鹿艰。
丁壮甲田资保聚,石垣应在众擎间。

【注释】

兰防:指兰防县。即事:即目所见之事。虎寮:指军营。马隘:指关隘。兰溪:即兰溪水。沙喃:沙石的鸣响。数从溪径(jīng)出:屡次从溪流中冲出。庄屯:指营寨和村庄。都欠瓦楼环(quán):都缺少瓦房环绕。牢穿:指用木栅栏围起来的羊圈被冲开。莫惜亡羊补:不要吝惜牺牲一只羊来修补羊圈。虞备何嫌即鹿艰:不要担心因追逐鹿而造成的困难。即鹿艰:追赶鹿而带来的困难。丁壮甲田资保聚:健壮的男子保护着农田,聚集在一起。石垣应在众擎间:石墙应该由大家共同维护。

【赏析】

这是一首记叙诗,是诗人在兰防县任上所作。诗中的“兰防”是作者任福建汀州知州时所辖的地方。全诗通过对兰防一带山川形势、军事布防及当地民情的描绘,反映了当时军队在边境上的守备情况。

首联“虎寮马隘设防闲,半似沙喃逼内山”,写兰防的军事部署。兰防是福建汀州属地,这里地处闽、粤交界处。“虎寮马隘”是古代用以防守的地名,“设防闲”指布置了警戒线。诗人以拟人的手法把这种警戒线比喻为虎的巡逻哨所,既形象生动又含蓄有力。

颔联“番害数从溪径出,庄屯都欠瓦楼环”,写边境的自然环境和当地居民的生活状况。“番害”,指外寇侵扰。“庄屯”,指乡村和村庄。“瓦楼环”是建筑房屋时用的土坯墙,“瓦楼环”即土砖围墙,“欠”即缺乏。诗人通过描述外敌频繁侵扰和当地居民生活贫困的状况,表达了对当地军民生活的关心和同情,也暗含了对当地军政长官的不满情绪。

颈联“牢穿莫惜亡羊补,虞备何嫌即鹿艰”,写边防将士的艰苦生活及他们的处境。“牢穿”,指木栅栏被冲毁。“虞备”,指防备、戒备。“即鹿艰”,指追捕逃犯带来的困难。诗人用“亡羊补牢”、“即鹿难捕”的典故来比喻,说明边关将士们既要警惕敌人,又要防备自己,处境十分艰难。

尾联“丁壮甲田资保聚,石垣应在众擎间”,写军民团结互助的景象。“丁壮”,指健壮的男子。“甲田”,指农具和耕作的田地。“资保聚”即保护庄稼和积聚粮食,“在”同“再”。诗人以“众擎”来形容军民同心协力,共同保卫家乡的情景,表现了军民之间亲密无间的鱼水关系。

这首诗通过描写诗人在边疆任职时所见所闻,表达了他对当地军民生活的关切之情以及对当局军政长官的不满情绪。全诗语言朴实无华,但意蕴深远,富有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