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峤东南尽海湾,重洋突涌大孱颜。
鸡笼口踞全台北,信否来龙自鼓山。
【注释】
闽峤东南尽海湾:闽,指福建。峤,山。东南,指东南方向。尽,尽于、达到。湾,指海湾。大孱颜:大,指海。孱,懦弱。颜,脸面。鼓山:在福建福州市西郊,因山形似鼓而得名。
鸡笼口踞全台北:鸡笼口,指厦门岛的东端突出部分。踞,坐卧。全台,指台湾。
信否来龙自鼓山:信否,是否。来龙,山脉。自鼓山,从鼓山而来。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乘船经闽江口进入台湾海峡,到达鸡笼屿,再经双溪到望坑,最后入噶玛兰境。前两联是写海上航行的见闻,后两联是写登岸后所见景色。
首联“闽峤东南尽海湾,重洋突涌大孱颜”,点明出航地点和目的地,写出了大海浩瀚无际,波涛汹涌。
颔联“鸡笼口踞全台北,信否来龙自鼓山”,写诗人由鸡笼屿登陆,登上鸡笼屿时,诗人心中充满自豪感,因为鸡笼屿是台湾的门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同时,诗人也感受到台湾地势险要,山川雄伟壮丽。这两句诗不仅描写了台湾的地理位置,更体现了诗人对祖国领土完整的坚定信念。
颈联“信否来龙自鼓山,鸡笼一炬烟霞散”,“来龙”即山脉,诗人认为台湾的地理形态与福建鼓山相似,因此把鼓山当作是台湾的来龙。“鸡笼一炬”指鸡笼屿上的烽火台被烧毁,象征着战争的结束。“烟霞散”形容战争过后的景色美好如画。
尾联“遥想当年战火中,望坑犹存血染红”,尾联诗人回忆起过去战争年代,那些英勇牺牲的先烈们,他们为了捍卫国家领土完整而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现在看到望坑仍然残留着战争的痕迹,让人感到惋惜和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