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生众命赖渔船,恭顺中山天亦怜。
破艇底能漂海上,大龟屿恰属兰边。
馆餐仰体怀柔远,额手欣看顶礼虔。
此与琉球深夙契,前年护送又今年。
【注释】
琉球:今属台湾,为日本冲绳群岛中最大的岛。
难夷:琉球国称其国人为“难夷”。
照例护送:按惯例由中国派遣船只将难夷接回。
诗以纪事:以诗记录这次事件。
【赏析】
此诗作于嘉靖年间,当时琉球国王尚宁因倭寇入侵而流落至福建,后被明政府派船送返琉球,诗人奉命作诗以记此事。诗中对琉球国王的遭遇表示同情,同时称赞明朝政府的举措。
首联写琉球国王在海上遇难。“得生众命赖渔船”,意为国王得以生存,全仗渔民的救助。“恭顺中山天亦怜”,意为国王对中山国的恩典心存感激。这两句既表现了国王的感恩之情,也体现了作者对国王命运的关注和同情。
颔联描绘国王漂流至大龟屿的情景。“破艇底能漂海上”,意为国王乘坐的破败渔船能在海上漂流。“大龟屿恰属兰边”,意为恰好在大龟屿这个岛屿上得到救援。这两句通过对比和衬托,突出了国王的不幸遭遇以及救援的及时和幸运。
颈联表达明朝政府的关怀和感谢。“馆餐仰体怀柔远”,意为国王在明朝的接待下享受了良好的待遇。“额手欣看顶礼虔”,意为看到国王虔诚地顶礼膜拜,皇帝很高兴。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国王的关心以及对明朝政府行动的认可。
尾联强调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此与琉球深夙契”,意为这种友好关系已经持续很长时间。“前年护送又今年”,意为前年也曾护送国王回国,今年又是一次。这两句表明明朝政府一直关注琉球国王的命运,并愿意继续履行其责任和义务。
整首诗通过描述琉球国王的经历以及明朝政府的援助,展现了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和相互尊重。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国王命运的关切和同情。这首诗以其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了反映中琉友好关系的重要历史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