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息光阴付子虚,埋名兰室索然居。
篱边菊傲风情冷,岭上梅开雪意舒。
除恨欲挥三尺剑,感时懒读五车书。
尽删万种牢愁事,心似冰壶总澹如。
冬日遣怀
太息光阴付子虚,埋名兰室索然居。
篱边菊傲风情冷,岭上梅开雪意舒。
除恨欲挥三尺剑,感时懒读五车书。
尽删万种牢愁事,心似冰壶总澹如。
注释:
太息光阴付子虚,埋名兰室索然居。 —— 叹息着将流逝的时光交付给虚无缥缈的子虚(指虚幻不实),默默无闻地在幽静的兰室中隐居。
篱边菊傲风情冷,岭上梅开雪意舒。——篱笆旁边的菊花挺直了身姿,傲气凌人;岭上的梅花开放在飘舞的雪花里,显得生机盎然。
除恨欲挥三尺剑,感时懒读五车书。——除去心中的愤恨,便想拔出腰间的宝剑来斩杀仇敌;面对国事,又感到力不从心,懒得研读五车书,即五经六书,泛指经典著作。
尽删万种牢愁事,心似冰壶总澹如。——把所有的烦恼忧愁都抛却,心境像冰清玉洁的明净的水杯一样宁静、清澈。
赏析:
此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他在面对困境时的坚韧和淡定。
首句“太息光阴付子虚,埋名兰室索然居。”诗人感叹时间如同子虚乌有一般,自己在幽静的兰室中默默无闻地生活。这里的“太息”和“付子虚”都是表达诗人对时间的哀叹和对现实的无奈。
接下来的三句“篱边菊傲风情冷,岭上梅开雪意舒。”则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篱边的菊花挺立着,不畏严寒,展现出一种坚韧的精神风貌;岭上的梅花在雪花的覆盖下盛开,散发出一种清新的气息。这两句诗通过对比,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坚定和从容。
最后两句“除恨欲挥三尺剑,感时懒读五车书。”诗人表示要扫除心中的痛苦,便想拔剑斩恶;面对国家大事,又觉得无能为力,懒得去学习那些无用的书。这里既表达了诗人的豪情壮志,也体现了他对现实的一种妥协态度。
整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画面感和感染力。诗人通过对四季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和思考。这种独特的艺术手法使得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