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阳石鼓置太学,昌黎以后多诗歌。
三代法物挽近少,士纵好古将如何。
此鼎传自宋金出,时方讲艺投干戈。
经始黉序辟榛莽,长镵大锸相冶磨。
神牛奋地殷发吼,迹声所至深爬罗。
至宝返受俗眼白,猥以培娄观岷峨。
雨淋风刮委墙角,谁其朋锡珍莪阿。
夜深虹气烛天紫,六丁神将阴总呵。
取易筮之卦遇鼎,大烹养圣词非讹。
菜释先师荐芹藻,书分孔壁文蚪蝌。
诸生以时入习礼,旗搴翠凤鼓建鼍。
圜桥观者亿万计,光耀奚翅珊瑚柯。
神物位置信得所,双丸坐看抛如梭。
我来浭阳印泥爪,敝车羸马行委蛇。
广文先生见如故,宛搴兰芷纫湘娥。
手扛龙文导我识,临风感叹双涕沱。
从来鼎象百不一,图绘博古留宣和。
牛鼎较大受一斛,其外羊豕难同科。
重五十斤高尺二,铭四十字镌词多。

诗句:

  1. 岐阳石鼓置太学,昌黎以后多诗歌。
    注释:在岐阳(今陕西省宝鸡市)设置石鼓文的太学,自唐代以来,诗歌创作逐渐增多。
  2. 三代法物挽近少,士纵好古将如何。
    注释:从夏商周三代的法物来看,现在很少了,如果士人喜欢古代的东西,该怎么办呢?
  3. 此鼎传自宋金出,时方讲艺投干戈。
    注释:这口鼎是从宋朝和金朝时期流传下来的,当时人们正在讲习武艺,拿起武器。
  4. 经始黉序辟榛莽,长镵大锸相冶磨。
    注释:开始建设学校,清除杂草丛生的土地,用长刀和大铁锹一起加工,使土地变得平整。
  5. 神牛奋地殷发吼,迹声所至深爬罗。
    注释:神牛奋力向前,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声,它的痕迹所到之处都被仔细寻找,就像被罗网捕捉一样。
  6. 至宝返受俗眼白,猥以培娄观岷峨。
    注释:这件宝物最终受到世俗的眼光,就像把岷山(中国四川省的一座著名山脉)看作渺小一样。
  7. 雨淋风刮委墙角,谁其朋锡珍莪阿。
    注释:雨水淋湿,风吹刮着墙壁角落,谁能给予我珍贵的莪(一种植物名)呢?
  8. 夜深虹气烛天紫,六丁神将阴总呵。
    注释:夜晚天空中出现了红色的虹气,像紫色的帷幕一样。六丁神将在这里施展他们的力量。
  9. 取易筮之卦遇鼎,大烹养圣词非讹。
    注释:根据易经占卜的结果,遇到了鼎的形状,意味着要大烹煮来培养圣人,而不是错误的。
  10. 菜释先师荐芹藻,书分孔壁文蚪蝌。
    注释:把芹菜和海藻作为先师的祭品,孔子的文字被刻在石壁上,像蝌蚪一样排列。
  11. 诸生以时入习礼,旗搴翠凤鼓建鼍。
    注释:学生们按时进入学习礼仪,举起翠色的旗帜,敲打着鼓和鼍皮乐器。
  12. 圜桥观者亿万计,光耀奚翅珊瑚柯。
    注释:观看的人数以亿计,他们的光辉照耀得像珊瑚枝一样。
  13. 神物位置信得所,双丸坐看抛如梭。
    注释:神物的安排确实是正确的,它们就像是在桌子上快速地转动,好像在抛梭子一样。
  14. 我来浭阳印泥爪,敝车羸马行委蛇。
    注释:我来到浭水(位于今天的湖北省武汉市附近),骑着破旧的车子,拖着瘦弱的马,缓慢地前进。
  15. 广文先生见如故,宛搴兰芷纫湘娥。
    注释:广文先生还是那么友好,就像摘下兰花和芷草一样,他的神态像湘江女神一样。
  16. 手扛龙文导我识,临风感叹双涕沱。
    注释:手拿着龙文图案引导我认识,我对着风感叹,流下了两行眼泪。
  17. 从来鼎象百不一,图绘博古留宣和。
    注释:从古至今,只有百次出现这样的鼎象,这些图绘和文献都保存在宣和年间。
  18. 牛鼎较大受一斛,其外羊豕难同科。
    注释:这口牛鼎比一般的容器要大得多,可以容纳一斛的粮食;它的外形大小和形状很难与其他动物相比。
  19. 重五十斤高尺二,铭四十字镌词多。
    注释:这口鼎重达五十斤,高度有两尺二寸,上面刻有四十余字的描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