棱棱耸石角,设险抵剑门。
雪霰零其巅,草木亦不蕃。
径仄复斜注,仅有屐迹存。
冰柱森槎丫,袖手莫敢扪。
愿借九火辀,界以一炬燔。
庶使穷谷底,飞灰转春温。
此志宁一遂,徒与愚公论。
拄杖三叹息,谁为收惊魂。

鲁工喇,

棱棱耸石角,设险抵剑门。

雪霰零其巅,草木亦不蕃。

径仄复斜注,仅有屐迹存。

冰柱森槎丫,袖手莫敢扪。

愿借九火辀,界以一炬燔。

庶使穷谷底,飞灰转春温。

此志宁一遂,徒与愚公论。

拄杖三叹息,谁为收惊魂。

注释:

鲁工喇(Lu Gong La):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象和表达作者情感的诗。

棱棱耸石角:形容山峰陡峭,石角棱棱分明。

设险抵剑门:在险要的地方设置防御,以抵御敌人的入侵。

雪霰零其巅:雪和霰纷纷扬扬地落在山顶。

草木亦不蕃:指山上的草木生长得非常稀少,没有多少。

径仄复斜注:山间小路弯曲狭窄,水流也变得斜斜地流淌。

仅有屐迹存:只有鞋印留在了山路上。

冰柱森槎丫:树上挂满了冰柱,像树枝一样交错排列。

袖手莫敢扪:不敢伸手去触摸那些寒冷的冰柱。

九火辀:古代的一种交通工具,用火驱动,可以快速行驶。

界以一炬燔:用火烧掉一部分树木,让道路变得更宽敞。

庶使穷谷底,飞灰转春温:希望让山谷底部变得温暖起来,让春天的气息重新弥漫。

此志宁一遂:我有这样的心愿,但这个愿望可能永远无法实现。

徒与愚公论:只能和愚公讨论这个问题,而无法改变现状。

拄杖三叹息:拿着拐杖,不断地叹息。

谁为收惊魂:谁来拯救这些被惊吓的灵魂?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风景画,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慨。诗中的“棱棱耸石角,设险抵剑门”形象地描绘了山峰的陡峭和险峻,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雪霰零其巅,草木亦不蕃”则进一步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力量,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严和神秘。

这种美景背后却隐藏着一种深深的忧虑。诗中的“径仄复斜注,仅有屐迹存”反映了山路的狭窄和崎岖,让人不禁思考这种环境对于人类生活的影响。“冰柱森槎丫,袖手莫敢扪”则揭示了大自然的残酷和无情,让人感叹生命的脆弱和短暂。

这首诗还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诗中的“愿借九火辀,界以一炬燔”表达了他对改变现状的渴望,希望通过燃烧部分树木来让山谷底部变得温暖起来,让春天的气息重新弥漫。然而,这种愿望似乎永远无法实现,让人不禁感到失望和沮丧。

这首诗还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关怀和同情。诗中的“谁为收惊魂”表达了对那些被惊吓的灵魂的关爱和安慰,体现了作者对生命的尊重和珍视。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情感和关注生命等多个方面,展现了作者独特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