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黎古边郡,颇觉山水恶。
凌晨过清溪,迎面耸厓崿。
元和置县废,遗址失城郭。
岿然峻岭存,拔地上寥廓。
艰危攀石磴,百折势盘礴。
阴霾惨冥冥,蜚廉肆威虐。
囚涧伏蛟蜃,腾空断雕鹗。
苕亭见邛崃,修坂天际落。
蝮蛇何蓁蓁,吐瘴昏旦错。
毒厉能中人,奚敢试徒搏。
其巅尤崚嶒,虹栋构飞阁。
莽莽控番夷,天然设扃钥。
西陲倚屏障,造化非苟作。
险可一夫守,隘岂五丁凿。
经春霜威严,不夜磷火爝。
丛灌走魑魅,穹岫啸猿玃。
平生跳荡心,顾盼成骇愕。
著足借蟠藤,扪手怯朽索。
我欲图真形,放笔写岩壑。
缥缈无端倪,方壶定惭怍。

【解析】

此诗是一首咏叹山水之作,作者借山岭之险峻、溪涧之幽暗,表达了自己对险恶环境的厌恶之情。

飞越岭

这首诗是诗人在登高望远之时所作,诗中描绘了飞越岭的壮丽景色以及诗人在此所体会到的艰辛与危险。首二句写飞越岭之高峻。“古边郡”三句写飞越岭之险恶。“元和置县废”三句写飞越岭的废弃遗址。“岿然峻岭存,拔地寥廓”两句赞美飞越岭之雄伟。“艰危攀石磴,百折势盘礴”两句写攀登飞越岭的艰难。“阴霾惨冥冥,蜚廉肆威虐”两句写飞越岭上空阴霾密布,狂风呼啸的景象。“囚涧伏蛟蜃,腾空断雕鹗”两句写飞越岭下有蛟螭潜伏,有猛禽翱翔。“苕亭见邛崃,修坂天际落”两句写苕亭至邛崃的距离遥远,道路崎岖。“蝮蛇何蓁蓁,吐瘴昏旦错”两句写飞越岭上有毒的蝮蛇出没,瘴气弥漫。“毒厉能中人,奚敢试徒搏”两句写毒厉之气足以伤人,怎敢徒手与之搏斗。“其巅尤崚嶒,虹栋构飞阁”两句写山顶尤为险峻,像彩虹般的楼阁耸立其中。“莽莽控番夷,天然设扃钥”两句写飞越岭控制着番族的入侵。“西陲倚屏障,造化非苟作”两句写出飞越岭作为边防的天然屏障。“险可一夫守,隘岂五丁凿”两句写飞越岭虽险峻,但仍可以由一人守护;而要打通这样的关隘却需要五个壮士才能凿开。“经春霜威严,不夜磷火爝”两句描写飞越岭四季如春,即使历经严冬也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丛灌走魑魅,穹岫啸猿玃”两句写飞越岭四周草木繁茂,野兽出没,猿猴欢叫。“平生跳荡心,顾盼成骇愕”两句说平生喜爱跳跃奔走的人看到飞越岭的惊险景象也会感到惊骇不已。最后几句“著足借蟠藤,扪手怯朽索”,写登山时须借助于藤蔓才能前进;“我欲图真形,放笔写岩壑”则表示想画一幅飞越岭的画像,以寄托自己的感慨。最后一句“缥缈无端倪,方壶定惭怍”则表示虽然画出了飞越岭的全貌,但仍然感到有些遗憾。

【赏析】

这是一首题壁诗,是诗人游飞越岭后所作。从诗的内容来看,作者是一位性格豪放、爱好山水的人。

诗的前六句为第一层,主要写飞越岭的地势险阻、气势磅礴。首句点明“飞越岭”,然后写到山上的岩石、溪涧。“颇觉山水恶”一句是对上文的总结性概括,表明飞越岭的高峻峭拔、奇险无比,令人感到十分恶劣。次句又进一步强调了飞越岭的险恶。“凌晨过清溪”以下几句描写了诗人攀登的艰难。诗人在凌晨时分经过清溪,迎面就看到了耸立的崖峰,这种突兀的感觉令人胆寒。

第三四句为第二层,描写了飞越岭的险境和山中的生物。“元和置县废”一句说明此地曾经有人居住过,但后来被废弃了。“遗址失城郭”一句进一步说明了飞越岭上的建筑已经不复存在了。“岿然峻岭存”二句赞美了飞越岭的雄伟壮观。“艰危攀石磴,百折势盘礴”二句表现了攀爬者面对险峻地形时的艰难困苦和惊心动魄。

第五六两联是第三层,写了飞越岭上空阴霾密布,狂风呼啸的景象。“囚涧伏蛟蜃,腾空断雕鹗”二句写飞越岭下有蛟螭潜伏,有猛禽翱翔。“苕亭见邛崃,修坂天际落”两句写苕亭至邛崃的距离遥远,道路崎岖。“蝮蛇何蓁蓁,吐瘴昏旦错”两句写飞越岭上有毒的蝮蛇出没,瘴气弥漫。“毒厉能中人,奚敢试徒搏”两句写毒厉之气足以伤人,怎敢徒手与之搏斗。“其巅尤崚嶒,虹栋构飞阁”两句写山顶尤为险峻,像彩虹般的楼阁耸立其中。“莽莽控番夷,天然设扃钥”两句写飞越岭不仅控制着番族的入侵,而且还是大自然赋予的天然屏障。“西陲倚屏障,造化非苟作”两句表现出飞越岭是保卫边疆的重要阵地,并非偶然形成的。最后两句说飞越岭虽然险峻,但仍可以由一人守护;而要打通这样的关隘却需要五个壮士才能凿开。“经春霜威严,不夜磷火爝”两句描写飞越岭四季如春,即使历经严冬也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第七八两句描写了飞越岭周围的自然景观。“丛灌走魑魅,穹岫啸猿玃”二句写飞越岭四周草木繁茂,野兽出没,猿猴欢叫。“平生跳荡心,顾盼成骇愕”两句说平生喜爱跳跃奔走的人看到飞越岭的惊险景象也会感到惊骇不已。最后两句“著足借蟠藤,扪手怯朽索”写登山时须借助于藤蔓才能前进;“我欲图真形,放笔写岩壑”则表示想画一幅飞越岭的画像,以寄托自己的感慨。最后一句“缥缈无端倪,方壶定惭怍”则表示虽然画出了飞越岭的全貌,但仍然感到有些遗憾。

这首诗前半部分写飞越岭的险峻,突出了它的险恶;后半部分通过写诗人的感受来表达自己对于飞越岭的喜爱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炼、意境开阔,既写出了飞越岭的险峻,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这首诗的语言风格简洁明快,富有节奏感。诗人善于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使读者能够更生动地感受到飞越岭的险峻。例如,“巉岩若剑戟”一句,用剑戟形容山石陡峭,使山的形象更加鲜明。再如, “百丈悬瀑泻,千尺落星河”二句, 以瀑布和星河来形容飞越岭上的景色,使画面更加宏伟壮观。此外,诗歌还善于使用排比句式和对偶句式,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美。例如,“阴霾惨冥冥,蜚廉肆威虐”两句使用了对偶句式,将阴霾、狂风、毒厉等自然现象串联起来,形成了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