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揆
【解析】 此诗是一首咏叹山水之作,作者借山岭之险峻、溪涧之幽暗,表达了自己对险恶环境的厌恶之情。 飞越岭 这首诗是诗人在登高望远之时所作,诗中描绘了飞越岭的壮丽景色以及诗人在此所体会到的艰辛与危险。首二句写飞越岭之高峻。“古边郡”三句写飞越岭之险恶。“元和置县废”三句写飞越岭的废弃遗址。“岿然峻岭存,拔地寥廓”两句赞美飞越岭之雄伟。“艰危攀石磴,百折势盘礴”两句写攀登飞越岭的艰难。“阴霾惨冥冥
注释: 1. 朝从青海行,暮傍青海宿。:早上从青海出发,晚上在青海住宿。 2. 平野浩茫茫,隆冬气何肃:广阔的平原无边无际,隆冬时节气候多么肃杀。 3. 悬车通间道,万骑夸拙速:挂着马车的绳索,通过中间的小路,万匹战马夸耀它们的速度之快。 4. 严霜拂大旗,边声动哀角。飞沙怒盘旋,迎面骤如雹。时当泽腹坚,海水冱而涸。层冰摇光晶,黯惨一片绿:严霜覆盖着巨大的旗帜,边塞传来哀苦的声音。飞沙怒吼地翻滚
鲁工喇, 棱棱耸石角,设险抵剑门。 雪霰零其巅,草木亦不蕃。 径仄复斜注,仅有屐迹存。 冰柱森槎丫,袖手莫敢扪。 愿借九火辀,界以一炬燔。 庶使穷谷底,飞灰转春温。 此志宁一遂,徒与愚公论。 拄杖三叹息,谁为收惊魂。 注释: 鲁工喇(Lu Gong La):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象和表达作者情感的诗。 棱棱耸石角:形容山峰陡峭,石角棱棱分明。 设险抵剑门:在险要的地方设置防御,以抵御敌人的入侵。
星宿海歌 平沙浩浩无垠,黄雾四塞长风翻。凭高极视目眩眴,漭泱巨浸坼混元。 谁欤远佩櫜与鞬,直跨地首摩天根。十步九折愁攀援,瘴烟黯淡斿旗幡。 我闻导河出昆仑,贯纳忽兰兼赤宾。宁知一脉遐荒存,灏气磅礴相吐吞。 皇舆地载穷垓埏,祀典崇列肸蛮尊。陈以卣鬯投牺豚,远超岳渎陵厚坤。 百浤所进万马奔,泡泡汩汩还浑浑。沮洳洄洑失晓昏,高泻直欲浮中原。 巨灵伸掌不敢扪,蓄束幸藉山为门。阳乌咮缩鳌足蹲
星宿海歌 凿空或者乘鹏鹍,或行陟险随戎轩。 弓刀列帐千军屯,穷冬草落山顶髡, 斧冰凿雪劳炮燔。 注释: - 凿空:指开辟道路,打通障碍。 - 乘鹏鹍:乘坐大鹏鸟。 - 或行陟险随戎轩:要么行走在险峻的路上,跟随战车前行。 - 弓刀列帐千军屯:形容军队的装备精良,整齐划一。 - 穷冬草落山顶髡:描述冬季严寒,草木枯萎的景象。 - 斧冰凿雪劳炮燔:形容士兵们冒着严寒凿冰、烧火取暖。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峡石驿周围的自然景色和人们的生活。 第一首诗: 注释:啼鸠唤雨、鹊唤晴,指天气变化;湿云正傍晴云生,形容天气多变;居人自爱新雨足,指人们喜欢新雨的到来;一牛朝耕破山绿,描述清晨耕作的场景。 第一首诗译文: 啼叫的鸟在呼唤着雨,喜鹊也在呼唤晴天,湿润的云彩刚刚出现在晴朗的云彩之上。人们喜欢新雨带来的乐趣,他们一起耕作,使山变得郁郁葱葱。山神高耸壮丽,仿佛芙蓉屏,头鬓乍沐光盈盈
解析 潼关门 注释: 这是描述关隘位置和自然景观的诗句。 函关西上潼关来,旭日正射关门开。门开四扇城百雉,迢递层城屹山峙。 译文: 函谷关西行抵达潼关,旭日正好照射着关门开启。四扇门打开后,整个城墙高耸入云。 关键词: 潼关, 函谷关, 旭日, 关门, 城门, 城墙, 山峰 汉唐设险凭此关,连营甲骑屯如山。时平无处问残垒,但见长河万斛波回环。 译文: 汉朝和唐朝都在这里设立防线
熊耳山 名山古熊耳,禹迹详记载。 嶙峋势如蹲,嵩华屹相对。 众峰互回抱,百里分向背。 中见双崖披,半壁色纯黛。 译文: 熊耳山是著名的山峦,古人的记录详细记载了它的存在。 山峰峻峭,形态奇特,如同一只蹲坐的熊。 两座山峰相望,形成了一种对峙的景象。 从山顶俯瞰,可以看到其他山峰环绕着它。 熊耳山的双崖之间,一半是青色的。 赏析: 此诗描绘了熊耳山的壮丽景色和独特的地理位置。诗人通过描绘山势
【注释】 裤褶:汉代官服,以布为里,外加丝织物,下至膝盖。 蛮韡:古代少数民族的服饰。 摩云:形容马跑得很快。阎浮:梵语“天”,即指天空。佛教称佛经、佛像等。这里泛指佛教徒所住的国土。 麾下:部下或亲信手下的人。偏裨:偏将军和裨将军的合称。偏将是统兵千把人的大将,裨将则负责一些较小的任务。 礼数:礼节和规矩。 骕骦:一种骏马名。 款段:步行时身体前倾,头微低,两臂放松下垂。 【译文】
平沙浩浩丕无垠,黄雾四塞长风翻。凭高极视目眩眴,漭泱巨浸坼混元。 谁欤远佩櫜与鞬,直跨地首摩天根。十步九折愁攀援,瘴烟黯淡斿旗幡。 我闻导河出昆仑,贯纳忽兰兼赤宾。宁知一脉遐荒存,灏气磅礴相吐吞。 皇舆地载穷垓埏,祀典崇列肸蛮尊。陈以卣鬯投牺豚,远超岳渎陵厚坤。 百浤所进万马奔,泡泡汩汩还浑浑。沮洳洄洑失晓昏,高泻直欲浮中原。 巨灵伸掌不敢扪,蓄束幸藉山为门。阳乌咮缩鳌足蹲,下穴龙蜃蛟鼍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