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阅《金石记》,两记广构铜。此名边构尤罕见,赤金幻作朱砂红。
尚方密镂景初字,三十二言真魏隶。蜀帝取销寒俭甚,何不当年取大器。
幸此未铸五铢钱,入土出土苔花鲜。流苏灰灭朱竿坠,消沈儿女英雄泪。
张君获此费搜寻,贻我绝胜千黄金。入手才盈握,可作花金屋。
对此如对素心人,宜供幽兰与幽鞠。砖偕宝鼎传,碑共黄初古。
漫夸樊榭咏西畴,我有奇珍得东鲁。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涵,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此题要求选出“下列关于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本题中“张君获此费搜寻,贻我绝胜千黄金。”一句中“费”字错误,应改为“费”。“贻”字错误,应为“持”。“千黄金”错误,应为“千金玉”。

【答案】

(1)诗句:魏景初帐边构铜歌酬张文麓孝廉。译文:我在阅读《金石记》时发现,两处铸有铜器的歌谣,其中边筑铜器尤为罕见,赤金幻作朱砂红。

注释:魏景初,即北魏宣武帝元恪。“边筑”,指兵器。“赤金”,指铜。“朱砂红”,指铜上涂朱砂的颜色。

赏析:此诗写诗人在阅读《金石经》时发现两处铸有铜器的歌谣,其中边筑铜器尤为罕见,赤金幻作朱砂红,由此想到当年蜀帝取销寒俭甚,何不当年取大器等诗句。

(2)诗句:尚方密镂景初字,三十二言真魏隶。蜀帝取销寒俭甚,何不当年取大器。译文:尚方密镂景初二字于青铜器上,三十二字真如魏隶书法。蜀帝取消寒俭甚,为什么不当年取大器。注释:“尚方”,官署名之一。“镂”通“镂”,雕刻。“景初”,东汉明帝年号。“隶”,指汉字字体的一种,也称秦隶。“蜀帝”、“寒俭”、“取销”都是典故,出自南朝宋谢庄《宋书·卷八十四·列传第四十四·宗越传》。

赏析:此诗写诗人在阅读《金石经》时发现两处铸有铜器的歌谣,其中边筑铜器尤为罕见,赤金幻作朱砂红,由此想到当年蜀帝取销寒俭甚,何不当年取大器等诗句。

(3)诗句:幸此未铸五铢钱,入土出土苔花鲜。流苏灰灭朱竿坠,消沈儿女英雄泪。译文:幸亏这些钱币没有铸造成五铢钱,即使入土出土仍然鲜艳如故。那些流苏已灭的朱红色杆已坠落了,而那些被消沉的人却像英雄一样流泪。注释:“流苏”,指古代冠冕上下垂的花串。“五铢钱”,指古代的一种货币。“苔花”句:用晋王献之爱石崇事典。晋王献之与山阴女子郗道茂私通,郗家将此事告诉郗超,郗超劝他断绝关系。郗超问女儿道:“你愿意嫁给这样的人吗?”郗道茂答:“不愿意!”于是郗超将女儿嫁给王献之。“英雄泪”句:借用三国时关羽过五关斩六将的故事,以比喻英雄失意落泪。

赏析:此诗写诗人在阅读《金石经》时发现两处铸有铜器的歌谣,其中边筑铜器尤为罕见,赤金幻作朱砂红,由此想到当年蜀帝取销寒俭甚,何不当年取大器等诗句。

(4)诗句:张君获此费搜寻,贻我绝胜千黄金。入手才盈握,可作花金屋。译文:张君获取这些钱币需要耗费很大的精力去寻找,而我得到的这些钱币胜过千黄金。拿在手中刚盈握,就可以作为花金屋了。注释:“张君”句:张君获取这些钱币需要耗费很大的精力去寻找,而我得到的这些钱币胜过千黄金。“花金屋”句:花金屋,指富丽堂皇的住宅。“花”,指华丽。

赏析:此诗写诗人在阅读《金石经》时发现两处铸有铜器的歌谣,其中边筑铜器尤为罕见,赤金幻作朱砂红,由此想到当年蜀帝取销寒俭甚,何不当年取大器等诗句。

(5)诗句:对此如对素心人,宜供幽兰与幽鞠。砖偕宝鼎传,碑共黄初古。译文:面对这样珍贵的宝物,就像对待一个纯洁善良的人一样。砖和宝鼎一起传承,碑和黄初一样古老。注释:“素心人”句:素心人,指纯洁善良的心灵。“幽兰花”句:幽兰、幽鞠都是香草。“砖偕宝鼎传”句:砖和宝鼎一起传承;“碑共黄初古”句:碑和黄初一样古老。

赏析:此诗写诗人在阅读《金石经》时发现两处铸有铜器的歌谣,其中边筑铜器尤为罕见,赤金幻作朱砂红,由此想到当年蜀帝取销寒俭甚,何不当年取大器等诗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