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发沅江县,微风一棹安。
山趋南嘴尽,水入洞庭宽。
极浦澹空翠,芳洲生暮寒。
萧萧惊岁晚,天外雁声残。

【解析】

“发沅江”,“发”通“赴”,赴任、前往。“午发”“微风一棹安”,这是作者在赴任途中的所见,表达了诗人对即将开始的仕途生活的期待和憧憬。颔联“山趋南嘴尽,水入洞庭宽。”是诗人由远及近的描写,从远处看,群山蜿蜒曲折,直到南岸;从近处看,湘江水流开阔,流入洞庭湖。颈联“极浦澹空翠,芳洲生暮寒。”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的洞庭景色,表现了诗人对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尾联“萧萧惊岁晚,天外雁声残”写诗人听到远处传来的哀怨凄厉的雁鸣声,联想到岁月流逝,人生苦短,感慨万千,表达出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无奈与感叹之情。

【答案】

译文:午后我乘船出发到沅江县(去),只有微微的风把船桨摇动着安稳。群山蜿蜒曲折直到南岸,湖水宽阔流入洞庭湖。洞庭湖边景色空灵,芳草萋萋,一片暮色中的寒冷。萧瑟的秋风令人心惊,天空中传来悲凉的雁叫声。赏析:此诗作于作者赴任途中。首联写舟发沅江口,风平浪静,心情愉悦。颔联写舟行所见。远处山势连绵,近处水波浩渺,境界壮美而开阔。颈联写舟已至洞庭湖边,景色空灵,芳草萋萋,一片暮色中的寒冷。尾联写时近岁晚,萧瑟秋风,天边雁声凄凉,引发诗人无限遐思。全诗以写景为主,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语言清丽婉约,含蓄蕴藉;意境优美清旷,富有哲理意蕴。(或:此诗为送别之作,抒发了离别之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