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火残民贱摘蔬,海翻云涌乃鱼鱼。
万人遮道看花日,百郡迎年祀灶书。
虽未太平犹足乐,敢违同欲况其馀。
月明天下张灯节,今夜城南走钿车。
诗句释义与译文
- 元宵:元宵节,又称上元节、灯节。
- 兵火残民贱摘蔬:战争导致百姓贫穷,连摘菜这种平常的活动也变得奢侈。
- “兵火” - 指战争带来的灾难。
- “残民” - 形容人民受到战争的严重影响,生活困苦。
- “贱” - 表示轻视或看不起。
- “摘蔬” - 指采摘蔬菜,通常是一种简单的生活方式,在这里被描绘为奢侈的行为。
- 海翻云涌乃鱼鱼:描述海洋翻滚如同云雾涌动,鱼儿在其中自由游动。
- “海翻云涌” - 形容海面上的波浪像翻滚的云一样汹涌澎湃。
- “鱼鱼” - 可能是某种鱼类的名称,这里用来形象地表达海洋的动态美。
- 万人遮道看花日:成千上万的人聚集在道路上,只为观看花灯。
- “遮道” - 形容人们密集地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一道人墙。
- “看花日” - 指的是观赏花灯的日子,是元宵节的重要活动之一。
- 百郡迎年祀灶书:每个郡都举行祭祀灶神的仪式,庆祝新年的到来。
- “百郡” - 表示全国各地的郡县。
- “迎年” - 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 “祀灶书” - 祭祀灶神,祈求来年家庭平安顺利。
- 虽未太平犹足乐:尽管国家尚未太平,但仍值得庆幸和喜悦。
- “虽未” - 虽然。
- “太平” - 国家安定、社会和谐的状态。
- “犹足” - 仍然觉得足够。
- “乐” - 快乐、满意。
- 敢违同欲况其馀:不敢违抗大家的意愿,更何况还有其他人。
- “敢违” - 害怕违背。
- “同欲” - 共同的意愿或愿望。
- “况其馀” - 更不用说其他的人了。
- 月明天下张灯节:明亮的月光照耀着大地,处处都是张灯结彩的景象。
- “月明” - 月光明亮。
- “天下张灯节” - 整个天下都在庆祝元宵节,点亮了所有的灯火。
- 今夜城南走钿车:今晚,城南的街道上行驶着华丽的马车。
- “走钿车” - 行驶着装饰精美的马车。
- “钿车” - 镶嵌有金饰或宝石的车。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元宵节的热闹场景,从战争带来的苦难到民间的欢乐,再到国家的繁荣庆典,诗人用简洁的语言展现了节日的喜庆气氛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的“兵火”和“摘蔬”等词反映了战争对人民的严重影响,而“海翻云涌乃鱼鱼”和“万人遮道看花日”则表现了节日的欢腾和人们对和平生活的渴望。最后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太平和个人幸福的珍视之情。整首诗语言生动,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