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月曾圆长是缺,南楼博得夜深眠。
凉枝谢暑招风露,别阁当窗隔帝天。
一室昼明元不望,九州溟浸忽垂怜。
愁欢亦只须臾事,阑外三星见日先。
【注释】
- 南楼月下:唐代诗人张祜的《南楼》诗。“南楼”指唐玄宗时所建的南内楼阁,在长安大明宫之西。此诗是写在南楼观月的情景。
- 孤月曾圆长是缺:意思是说月亮本应圆满,但总是不圆;月亮本应明亮,但总是有缺;月亮本应高悬,但总是低垂。这里暗喻人生命运。
- 凉枝谢暑招风露:凉秋时节,树枝上挂满了果实,秋天一到,树上的叶子纷纷落下,树叶被风吹着,发出飒飒的声音,好像在对人们说:“夏天已过去,秋天来了。”这里的“凉枝”“谢暑”都是描写秋天的特征。
- 别阁当窗隔帝天:意思是说,我住在一个与皇帝居处相隔很远的房子里,就像隔着天一样。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和对权力的警惕。
- 一室昼明元不望:意思是说,虽然白天的时候,房间里面很亮堂,但我并不去望它。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光明的追求和对黑暗的厌恶。
- 九州溟浸忽垂怜:意思是说,即使大地沉没于汪洋大海之中,也仿佛在怜悯我们。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和对人民的同情。
- 愁欢亦只须臾事:意思是说,忧愁和欢乐只是暂时的事情,过不了多少时间就会消失。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时间的无奈。
- 阑外三星见日先:意思是说,从墙外看去,太阳已经出来了。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光明的赞美和对黑暗的憎恨。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叹月亮的七言绝句。全诗以月亮为线索,通过对其变化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国家和社会的深切关怀。
首句“孤月曾圆长是缺”描绘了月亮本来应该圆满无缺,但却总在不断的变化之中。这里暗喻人生命运,即人的命运往往充满了曲折和不确定性。
次句“南楼博得夜深眠”则是说,尽管月亮总是不圆,但南楼中的我却能够安然入睡。这里的“南楼”指的是唐玄宗时所建的南内楼阁,在长安大明宫之西。诗人通过这一细节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第三句“凉枝谢暑招风露”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凉秋时节的树木挂满果实,叶子落尽,被风吹得飒飒作响。这既是对秋天景色的描绘,也是对诗人心境的一种映照,暗示着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感慨。
第四句“别阁当窗隔帝天”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的向往和对权力的警惕。他居住在一个与皇帝居处相隔遥远的地方,仿佛隔开了天一样。这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渴望,又隐含着对现实政治环境的不满和担忧。
第五句“一室昼明元不望”,则是说,尽管白天的时候,房间里面很明亮,但我并不去望它。这里的“明”指的是明亮的月光,而“望”则是仰望之意。诗人通过这一描述,表达了自己对于光明的追求和对黑暗的厌恶。
最后一句“九州溟浸忽垂怜”则是说,即使大地沉没于汪洋大海之中,也仿佛在怜悯我们。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和对人民的同情。同时,这句诗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和对国家未来的关切。
整首诗通过对月亮变化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国家和社会的深切关怀。其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含蓄,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