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雨花朝数日阴,病中闻汝病侵寻。
向人作傻前言在,何事伤肝直到今。
【注释】
病中:指诗人自己。秋娘:诗人的妾。濒别:临死之前。何事:什么事?伤肝:伤心肝。直到今:直到今天。
【赏析】
这是一首悼亡诗,写诗人因妻子秋娘病重而悲痛不已之情。全诗以“病”字贯串始终,首句点明时令,为全诗定调;二、三句写秋娘病中之苦,末句写秋娘离世之悲。全诗语言朴实,感情真挚,感人至深。
一雨花朝数日阴,病中闻汝病侵寻。
向人作傻前言在,何事伤肝直到今。
【注释】
病中:指诗人自己。秋娘:诗人的妾。濒别:临死之前。何事:什么事?伤肝:伤心肝。直到今:直到今天。
【赏析】
这是一首悼亡诗,写诗人因妻子秋娘病重而悲痛不已之情。全诗以“病”字贯串始终,首句点明时令,为全诗定调;二、三句写秋娘病中之苦,末句写秋娘离世之悲。全诗语言朴实,感情真挚,感人至深。
中秋望月怀古,黄节《中秋望月有怀邓秋枚书寄藤村老屋》赏析 黄节,字晦闻,广东顺德人,清末近现代著名诗人、学者。《中秋望月有怀邓秋枚书寄藤村老屋》是其代表作之一。该作品以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情感,描绘出一幅中秋佳节的壮丽画面,同时表达了对故人的深深怀念。以下是对该诗逐句的详细解析: 1. 此夕高寒:“此夕”指的是这个中秋之夜,“高寒”形容天气寒冷。这里表达的是作者独自在清冷的夜晚
【注释】 万木号风一雁呼,大梁驱马问歧途。 江山无地分南北,种族于今杂汉胡。 唐土有君原不国,豫州能主岂为奴。 闻鸡未断燕云梦,忽过沙陀旧帝都。 万木号:形容树木众多,声音如号角一样。 大梁:《左传》中记载:“晋文公败楚于大隧”,大隧即地名,在今山西永济县。 驱马:骑马。 问歧途:指寻找道路。 唐土:唐朝国土。 原不国:指唐朝的皇帝,并不是一个国家。 豫州:指东汉末年割据河南一带的地方军阀。
【注释】 盆兰:把兰花养在盆里。 滋兰:指培育兰花。 十载:十年。 忽生:突然长出。 双茎:二根茎。 绿叶:绿色的叶片。 沆瀣(hàng xiè):古书中所说的神仙的饮料,即沆瀣水。 留沆瀣:指留下仙露。 化人:道家称仙人为化人。 陋室幽香远:简陋的居室中兰花的幽香传得很远。 媚我寒闺旧梦孤:形容兰花的美丽使作者感到寂寞、孤独。 佳种:好的花种。 秋江:秋天的江水。 奈:无奈。 所思殊
诗句释义 1 霜落高原草未凋,中州人物半萧条。 - "霜落":描述秋天的景色,霜降后草地变白。 - "高原":指的是广阔的山地或高地。 - "草未凋":说明草本植物依然保持着生机。 - "中州":指中国中部地区。 - "人物半萧条":形容中原地区的人民生活艰难,很多人生活不安定。 2. 战农不解虚移粟,非种当锄愧树苗。 - "战农":战争时期的农民,被迫参与战斗。 - "虚移粟"
春日海寺漫题(1903年) 社前无雨燕归迟,春暖棉花尽日吹。 大野草深鸣桔槔,梵宫云静锁葳蕤。 注释: - 社前:指寺庙附近或村庄的地方,没有下雨时燕子归来较晚,春天温暖时棉花一直被吹拂着。 - 大野草深:在广阔的田野里,草木茂盛。 - 鸣桔槔:使用桔槔这种工具来灌溉田地。 - 梵宫:佛教寺院。 - 葳蕤:形容树木茂盛或花草繁盛。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季的田园景色和寺庙的景象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求学生在课上或自学时注意正确理解诗词的意思,然后把握诗词的主要内容,最后结合着具体诗句,联系作者的背景和注解进行分析,理解其意思及情感。 “桧柏风前立马悲,中原重到拜公祠。”意思是说在桧柏树旁,我停马悲叹,中原大地再次回到宋朝,我要来拜谒岳王庙。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岳飞的崇敬和怀念,他怀着敬慕的心情来到岳王庙。
这首诗是诗人在1902年梅庄送别邓秋枚去海上时所作,表现了他对朋友的深深思念以及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情厚爱。 首句“此去江南定有诗”,表达了诗人对邓秋枚的祝福,希望他能够在江南写下许多美丽的诗篇。 第二句“梅花开处各天涯”,描绘了邓秋枚离开后的景象,梅花盛开的地方就是他们各自的天涯。这句诗寓意着友情的深厚,即使身处天涯海角,友谊也不会改变。 第三句“客中元白交如水,海上冬青雪满枝”
注释: 八月二十八日破晓出长台关(1903年) 中原人物无刘祖,北陆关山走马牛。 独向伊川哀被发,未闻临邑访长头。 乡心迢递三千里,风俗华离十六州。 有日澄清吾岂敢,鸡声寒动九边秋。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于1903年八月二十八日破晓时从长台关出关时的即兴之作。 首联“中原人物无刘祖,北陆关山走马牛”表达了诗人对中原人物的怀念之情和对北方关山风光的喜爱。中原地区是中国的腹地,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
【注】伯牙,战国时晋国的善弹琴者;断虹:形容景色美丽。 1. 英雄心事托琴中,独访孤台过断虹。 - 英雄心事:指胸怀壮志的人的心事(这里指诗人自己)。 - 琴中:在琴里寄托了诗人的心意。 - 孤台:一座孤独的山岗。 - 断虹:一道美丽的彩虹。 2. 满地夕阳号朔雁,隔帘人影瘦西风。 - 号:呼喊声。 - 朔雁:北方来的大雁。 - 人影瘦:人的体态消瘦。 3. 秋花晚节多迟暮,古调今弹有异同。 -
这首诗是一首关于中国近代史的感题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和民族命运的感慨。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解读及其含义注释: 1. 茫茫八百年间事,起陆龙蛇日泯棼: - “茫茫”意为广阔无边,“八百年”指漫长的历史时期。“起陆”指的是开始行动或崛起,“龙蛇”比喻有才能的人。“泯棼”意味着混乱、混沌。整句的意思是在漫长的历史中,有才能的人物逐渐崛起,打破了之前的混乱局面。 2. 岁月忍编黄帝历
注释: 事事无能抵忆君,风条前夜已纷纭。 顿成轻别方回泪,略减容光又几分。 事事无能抵忆君,风条前夜已纷纭。 形容女子的容颜已经憔悴不堪。顿成轻别方回泪,略减容光又几分。 形容她因思念而泪流满面
注释: 近闻:最近听说。 谁使蛾眉落穷塞,近闻消瘦不胜衣:是谁让我的娥眉落在了边塞?最近听说你因为相思而变得消瘦,连衣服都支撑不住了。 负渠别后相寻约,错道兵时我已归:对不起,我们约定的分手时刻到了。你却不知道,我现在已经回到了家乡。 赏析: 这是一首写闺中女子思念征夫的诗歌。诗的前两句写女子听到“谁使蛾眉落穷塞”之语而引起的联想;第三四句写征人与闺中女子相约在别后相逢,并误期了
【注释】 强忆:强记,勉强回忆。此怀:指这种心情。能为一年留:能将这种心情留在一年中。灯前:点蜡烛的时候。腊八:农历十二月初八日,佛教徒称此为腊八节。明儿语:明天的话,即腊八粥的由来。栖凤楼:古代宫殿名,这里指作者居住的地方。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首句以“强忆余欢”四字总括全诗,说明诗人要写的就是“灯前”“不是今宵”的腊八时的情景。次句“此怀能为一年留”,表明诗人所咏之物
【注释】瘿庵:地名,位于今广西。月旦生:指东汉人许劭评人物时,以月相为标准,月朔为上,十五为中,晦为下。比喻评论人物的好坏。风雅性:有风度、有才艺的性情。塞侯:汉代边塞名将李广的封地。 【赏析】此诗是诗人赠与友人程艳秋之词,表达了对友人的赞美之情。 “瘿庵闲里说春明,不免当时月旦生。”诗人首先用“瘿庵”、“闲里”等词语描绘了友人的生活环境,暗示其生活状态。接着,用“月旦生”一词来表达对友人的评价
【注释】 1. 国士真惭:指王瑶卿、王时慧、姜妙香、贾璧云、王伶等都是名噪一时的艺术家,而自己则惭愧不能。 2. 爨弄才:指王瑶卿等人技艺高超。 3. 妙书能画:指王瑶卿等人书法绘画俱佳。 4. 连昌赋:汉乐府民歌《相和歌辞》中《长门怨》有“君为女妻,薄欢相赠”句。此处以之比喻对王瑶卿的怀念与敬仰。 5. 重话琵琶贺老:贺老,指唐代著名音乐家贺知章,因善弹琵琶而被称为“贺老”
注释:城上的仙人在用白羊鞭抽打,穗花飘落战尘飞扬。隔江是谁在吹奏波斯曲调?南汉宫里的乌鸦开始起舞,迎接夕阳。 赏析:这首诗是邓秋枚的《题同邑邓秋枚羊城杂咏诗后》,是一首七言律诗。诗人通过描绘城上的仙人在用白羊鞭抽打的场景,展现了战场的紧张气氛和战争带来的破坏。同时,诗人还通过隔江有人吹奏的波斯曲调,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厌恶。最后,诗人通过南汉宫里的乌鸦开始起舞的画面,寓意着战争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