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荷亭亭上岸立,朝日昽昽过雨迟。
造化本来无尽态,乱中言别不须悲。

【注解】

北海:泛指北海,即今山东半岛。

子:对男子的美称。

荷花湖:在今江苏扬州。

昽(liǎn)昽:日出时光线柔和的样子。

昽:通“隐”,微明。

乱:指战乱。

【赏析】

《送吴雨生还吴中》是一首七言律诗。首句写吴雨生刚到济南不久就告别的情景;次句写他临别时的神态;第三句点出他归家的时间,并暗寓了诗人的惜别之情;末句劝勉他要正确对待战争。

全诗以送别为题,却无一“送”字,这是王士禛的绝招。他故意用“晚荷”、“朝日”、“昽昽”、“迟”,等词来渲染气氛,使读者从诗的前两句,已感到有“送”的气氛,待到看到诗的最后两句,才恍然大悟,原来是作者要送别吴雨生,而诗中的“送”字,正是由这种气氛烘托出来的。

诗的前两句写吴雨生刚到济南不久就告别的情景,写得十分自然而又充满诗意。“晚荷亭亭上岸立”,荷花亭亭玉立地登上岸来,好像在向行人告别。“朝日昽昽过雨迟”,太阳慢慢地出来,天色也渐渐明亮起来,但雨还没有停歇。这一句写景,又为下一句作铺垫。因为荷花亭亭玉立,是因为它经过了一场雨的滋润;太阳迟迟出现,是因为雨还没有停歇。

“造化本来无尽态”,大自然是无穷无尽的,它变化万千,千姿百态,总是那么美好。“乱中言别不须悲”,在战乱中分手,不必悲伤。这里,诗人用“造化”一词,既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美景的喜爱,又表现了他对战争的看法。他认为,大自然是无穷无尽的,它变化万千,千姿百态,总是那么美好。因此,在战乱中分手,不必悲伤。这里的“造化”和前文的“荷塘”“朝日”一样,都是诗人用来象征自然美和美好的事物。

这首诗的写法很特别,没有直接写到“送别”二字,但是通过描写吴雨生离开荷花湖的情景,以及他在荷花湖上看到的景色,让读者感受到了送别的气氛,仿佛真的在送别吴雨生一样。这种写法叫做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