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菊依篱高下长,路人搴苇浅深行。
孰云十月秋光尽,不见宫槐落又生。
十月朔日过江亭
野菊高下篱边生,路人浅行苇中寻
注释
- 十月朔日:指农历的十月初一。
- 过江亭:经过江边的亭子。
- 依篱:依靠篱笆。
- 高下长:高低不一地生长。
- 搴苇:拔取芦苇。
- 浅深行:深浅不一地行走。
- 孰云:谁说。
- 十月秋光尽:认为十月的秋天已尽。
- 宫槐落又生:宫槐树落下的叶子重新生长。
赏析
《十月朔日过江亭》是清朝诗人黄节所作的诗作。此诗描绘了江边景色以及人们在江边的生活场景。诗中的野菊依附着篱笆而生,人们拔取芦苇,深浅不一地行走在江边,这些细节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而最后一句“宫槐落又生”则寓意着无论何时,生命都在继续,永不停止。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慨和对大自然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