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别嵩山寺,关河隔岁看。
归应惭好友,贫岂恋微官。
锦树巴江老,梅花铁里寒。
《遂初》犹可赋,不敢贱渔竿。
寄马菽史
忆别嵩山寺,关河隔岁看。归应惭好友,贫岂恋微官。锦树巴江老,梅花铁里寒。《遂初》犹可赋,不敢贱渔竿。
注释与翻译
- 忆别嵩山寺:在怀念与嵩山寺的离别之情。
- 关河隔岁看:关河(指黄河)隔断了岁月,无法相见。
- 归应惭好友:归来时因愧对朋友。
- 贫岂恋微官:贫穷又何必留恋微薄的官禄。
- 锦树巴江老:巴地(今重庆一带)的老树枝繁叶茂,如同锦绣一般。
- 梅花铁里寒:铁里(指严寒的北方地区)的梅花依然绽放。
- 《遂初》犹可赋:引用《诗经·遂初章》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情感。
- 不敢贱渔竿:表示自己虽不贪慕高官厚禄,但不会轻视渔翁的生活。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杨思圣的作品,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故人、友情、生活和志向的深刻感慨。全诗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生活环境、心理状态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期望,展示了一种淡泊名利、坚守初心的人生态度。
- 忆别嵩山寺:此句点明了诗人回忆起与嵩山寺的告别场景,可能意味着那段经历对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其在以后的生活中时常思念,同时也反映了其深厚的佛家情怀。
- 关河隔岁看: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感,关河象征着中原大地,隔岁看则强调了时间的阻隔,使得诗人与故乡的联系更加紧密,也反映了其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 归应惭好友:诗人归来后感到惭愧,可能是因为他未能为故友带来更好的帮助或回报。这反映了诗人对友情的重视以及对自己能力的怀疑。
- 贫岂恋微官:表达了诗人对物质生活的淡泊态度,即使是微薄的官职也不会让他满足,体现了其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远大的理想追求。
- 锦树巴江老,梅花铁里寒:描述了巴江两岸的美景及其中的梅花不畏寒冷盛开的景象,寓意坚韧和高洁的品质,同时反映了诗人在艰苦环境中依然保持清高的品格。
- 《遂初》犹可赋,不敢贱渔竿:借用《诗经·遂初章》中的诗句表达了自己坚守初心的决心,即使面对生活的艰辛也不放弃对理想的追求,同时也提醒世人不应轻视劳动人民的生活。
《寄马菽史》是一首充满哲理和人生感悟的诗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