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封汉代古诸侯,百越岩疆百雉楼。
旗鼓对开天半壁,女牛分拱海东瓯。
山藏城内皆三岛,水到门前即十洲。
多少衣冠来避地,至今名胜擅风流。

【注释】

刘邻:刘伯温,明朝初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罗山堂:位于福建福州市的一座著名书院。榕城:即福州,福建省省会。

提封:指疆域。汉代诸侯王封国,有疆界。百越岩疆:指福建一带。百雉楼:指建于福州的五凤楼,为福州古城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旗鼓对开:指两军对峙。天半壁:指福州的闽江,是福州的母亲河。女牛分拱:指海上的女牛礁,位于福州附近海域,形状像一头母牛。海东瓯:指古代的东瓯国。三岛:指福州周围的三个岛屿。十洲:指福州附近的十个岛屿。

名胜:风景秀丽的地方。擅风流:擅长文采风雅。

【赏析】

这首诗是明朝初期刘伯温在福州罗山书院召集文人雅士聚会时所作,诗中赞美了福州的山水风光和人文景观,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首联“提封汉代古诸侯,百越岩疆百雉楼。”诗人通过“提封”一词,表达了对福州地域广阔、疆域辽阔的赞叹。同时,以汉代诸侯王之身份,暗指福州自古以来就是一片繁华之地。接着用“百越岩疆百雉楼”描绘了福州周边的山川景色,展现了福州的自然之美。

颔联“旗鼓对开天半壁,女牛分拱海东瓯。”诗人运用夸张的手法,将福州的地理风貌描绘得生动逼真。旗鼓对开,意味着福州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女牛分拱,则形象地描绘了福州海域的美丽景象,如同一只展翅欲飞的大鹏鸟。

颈联“山藏城内皆三岛,水到门前即十洲。”诗人进一步描绘了福州的自然之美。山藏城内,指的是福州境内的群山环抱,形成了独特的山水画卷;水到门前,则形容福州的河流纵横交错,美景如画。

尾联“多少衣冠来避地,至今名胜擅风流。”诗人通过“多少衣冠”表达了福州自古以来人才辈出,文化繁荣的景象;通过“至今名胜擅风流”则表明福州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至今仍享有盛誉。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赞美了福州的自然风光,又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