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柘几家湖上社;芙蓉十里水边城。

【注释】

开化寺:位于苏州市西郊,始建于南朝梁武帝普通年间(公元520~526年),初名“栖玄寺”,后改为“开化寺”。湖上社:泛指水边乡村。芙蓉十里:形容水边城的美丽如画的景色。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古之作。全诗四句,每句七字,对仗工整,音韵和谐。前两句写开化寺周围环境之优美,后两句写游人登临此寺之所见所感。

首句“桑柘几家湖上社”中的“家”字用得很妙,它既点明了这是一家一户的地方,又暗喻这些人家都是以农耕为生,与自然融为一体。这里的“桑柘”是指桑树和柘树,是古代人们种植的果树,它们生长在湖边、水边,给这个小村落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次句“芙蓉十里水边城”中的“芙蓉”指的是荷花,它生长在湖边、水边,给人一种宁静而优雅的感觉。这里的“十里”是夸张的修辞手法,用来强调水边城的规模之大,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个地方的喜爱之情。

第三句“渔舟唱晚”描绘了夕阳西下时渔民们划船归来的情景,这一画面充满了生活气息。第四句“烟波钓叟”则是描写了一个悠然自得的老人正在钓鱼。这里的“烟波”指的是江面上弥漫着薄雾,而“钓叟”则是指一位老翁,他正悠然自得地垂钓。

这首诗通过对开化寺周围环境的描述,勾勒出了一个美丽宁静的小村落景象。同时,诗人也通过描绘渔民归来、老人垂钓等场景,表达了自己对这种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