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臣新纪中兴年,应数西迁第一篇。
嵩室刚呼千万岁,帝车同仰九重天。
齐人野语纷多故,海客谈瀛每浪传。
今日君颜亲咫尺,秋风箫鼓竞导前。

【注释】

1.史臣新纪中兴年:史臣,指司马迁。新纪,即《史记》。中兴,汉光武帝刘秀起兵反莽复国的年代,即公元25年。

2.应数西迁第一篇:史言《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因受宫刑而流放巴蜀、邛郡一带,在司马相如等人推荐下作《子虚赋》和《上林赋》两赋,这两篇文章都曾受到汉武帝的重视,因此称他作《史记》为“西迁第一篇”。

3.嵩室刚呼千万岁:史臣刚写完《史记》,汉武帝就驾临其门,并称赞他写的是“万世之书”。

4.帝车同仰九重天:汉武帝对司马迁写的历史很感兴趣,经常召见司马迁,让他陈述自己的看法。

5.齐人野语纷多故:齐地的老百姓对历史记载有不同的看法,所以有很多不同的意见。

6.海客谈瀛每浪传:海客(指到海边去的人),谈论大海,常常传播很多传说故事。瀛,指大海。

7.今日君颜亲咫尺,秋风箫鼓竞导前:今天皇帝的面容就像在眼前一样,而秋风中萧鼓的声音也像在前面引导着人们前进。

【赏析】

此诗是唐玄宗开元年间翰林学士贺知章所作。当时诗人任侍御史时,因直言进谏被贬官后,来到洛阳,与好友王维等游赏于龙门石窟。诗人看到这里雕刻有石刻佛像,于是想起汉代史学家司马迁,便作了这首《闻车驾西狩感赋》。

全诗共八句,可分为三层。

首句“史臣新纪中兴年”,点明主题,说明诗人写作这首诗的目的,是为了记述汉武帝时代的盛世。

第二句“应数西迁第一篇”,承上启下,表明这是《史记》中的第一篇杰作。

第三、四句“嵩室刚呼千万岁”,“帝车同仰九重天”分别描写了汉武帝对司马迁的态度以及司马迁的作品受到重视的情况。

第五、六句“齐人野语纷多故”,“海客谈瀛每浪传”两句则是从反面来写司马迁的作品受到非议的情况。

最后两句“今日君颜亲咫尺,秋风箫鼓竞导前”则描绘出当今皇上亲临龙门石窟的情景,并表达了诗人希望国家强盛的愿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