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山山顶树参天,树杪遥飞百道泉。
谁信源头最高处,我方跂脚枕书眠。
注释与鉴赏:
- 养疴杂诗:养疴,意为休息调养。杂诗,指诗人的诗篇。养疴杂诗,即在休养期间所创作的诗歌。万山山顶树参天,树杪遥飞百道泉:形容山峰之高耸入云,树木之葱郁茂密,泉水之清澈甘甜。万山山顶,比喻山峰之高;树参天,形容树木之葱郁茂密;树杪(shuǎn),树梢;遥飞百道泉,形容泉水之众多,如同百条路径汇聚一处。
- 谁信源头最高处,我方跂脚枕书眠:谁相信水源从最高的地方流出,而我正踮着脚尖,枕着书籍入睡。跂(qǐ)脚,形容踮起脚尖;枕(zhuì)书眠,意指抱着书籍入睡。
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景象描绘了一幅高山流水、鸟鸣猿啼的山水画卷,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在自然美景中的愉悦心情和对知识的追求。
首句“万山山顶树参天”,通过夸张的手法,形象地描绘出了山峰之高,树木之盛。这里的“万山”并非指实际存在的山脉,而是诗人用来形容山峰之高峻,给人一种雄壮、壮丽的感觉。而“参天”则形象地描绘出树木之茂盛,仿佛要触及天空。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树杪遥飞百道泉”,进一步描绘了山水之间的美妙景象。这里的“树杪”(树梢)和“百道泉”都是对自然景色的高度概括,既体现了山水之美,又充满了诗意。泉水从树梢飞溅而下,形成一道道美丽的弧线,仿佛是一条条欢快的银龙在水中舞动。这种描绘方式不仅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生机勃勃,更给人一种如诗如画的感觉。
最后一句“谁信源头最高处,我方跂脚枕书眠”,则是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感悟。这里的“谁信”可以理解为疑问,也可以理解为反问,表示诗人对自然的惊叹与赞美。而“我方跂脚枕书眠”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欣赏自然美景时,怀着一颗求知的心,抱着书籍入睡的情景。这种描绘方式既展现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望,又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整首诗以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一幅高山流水、鸟鸣猿啼的山水画卷,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追求。它既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又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