遁无地,谋无人。天盖高,天不闻。四援绝,莫能救。即能救,谁死守?
炮未毁,人之咎。船幸存,付谁某?十重甲,颜何厚!海漫漫,风浩浩。
龙之旗,望杳杳。大小李,愁绝倒。岿然存,刘公岛。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籍创作的。下面是逐句解释:
- 逃无地,谋无人。天盖高,天不闻。四援绝,莫能救。即能救,谁死守?
- “逃无地”表示无处可逃,“谋无人”表示无法寻求帮助。“天盖高”意味着天地宽广,但“天不闻”表达了对上天的失望和无助。“四援绝”表示四面都找不到救援,“莫能救”表示没有人能够拯救。即使有人能来救援,“即能救,谁死守?”也表达了对于是否应该牺牲自己以保全他人的问题。
- 炮未毁,人之咎。船幸存,付谁某?十重甲,颜何厚!海漫漫,风浩浩。
- “炮未毁,人之咎”表示由于战争的原因,炮弹没有炸毁,这是人的过错。“船幸存,付谁某?”表示幸存的船只应该交给谁呢?“十重甲”,可能是指船上的多层防护装甲。“颜何厚”表示这些装甲看起来很厚重,但实际上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海漫漫,风浩浩。”表示大海广阔无边,海浪汹涌澎湃。
- 龙之旗,望杳杳。大小李,愁绝倒。岿然存,刘公岛。
- “龙之旗”指的是大龙旗,一种象征性的物品。“望杳杳”表示遥不可及。“大小李”可能指的是大龙旗的持有者,或者是指历史上的一些人物。“愁绝倒”表示极度忧愁到无法自拔。“岿然存,刘公岛”表示虽然形势严峻,但是刘公岛依然坚固地矗立在那里。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在战乱中的心情和对局势的担忧。通过对战争的描述,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生命的珍视。同时,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也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