搢绅耆老相招邀。夹跪道旁俯折腰。红缨竹冠盘锦条。
青丝辫发垂云髾。跪捧银盘茶与糕。绿沈之瓜紫蒲桃。
将军远来无乃劳?降民敬为将军导。将军曰来呼汝曹。
汝我黄种原同胞。延平郡王人中豪。实辟此土来分茅。
今日还我天所教。国家仁圣如唐尧。抚汝育汝殊黎苗。
安汝家室毋譊譊。将军徐行尘不嚣。万马入城风萧萧。
呜呼将军非天骄。王师威德无不包。我辈生死将军操。
敢不归依明圣朝。噫嚱吁,悲乎哉!汝全台。昨何忠勇今何怯。
万事反覆随转睫。平时战守无豫备。曰忠曰义何所恃?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台湾行宫的诗歌,通过对将军和降民之间的对话,展现了将军的威武和对降民的关爱。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
诗句翻译
- 搢绅耆老相招邀。
- “搢绅”指的是古代士大夫阶层的人;“耆老”指的是年长者。
- 夹跪道旁俯折腰。
- 描述的是官员在道路两旁跪拜的场景。
- 红缨竹冠盘锦条。
- 描述帽子上装饰有红缨的竹制帽子,上面绘有彩色的图案。
- 青丝辫发垂云髾。
- 描述的是男子束发的样式,青丝代表头发的颜色。
- 跪捧银盘茶与糕。
- 描述的场景是官员们跪着捧着盘子,上面放着茶和糕点。
- 绿沈之瓜紫蒲桃。
- “绿沈”是一种颜色,这里用来指代西瓜;“紫蒲桃”是一种水果。
- 将军远来无乃劳?降民敬为将军导。
- 询问将军远来是否辛苦;表示对将军的尊敬并引路。
- 汝我黄种原同胞。
- 指出自己和其他人都是黄种人,即汉族。
- 延平郡王人中豪。
- 提到延平郡王,强调他在人中的英雄地位。
- 实辟此土来分茅。
- “辟”意为开辟、开垦,“分茅”是对土地的一种分封仪式,意味着治理这片土地。
- 今日还我天所教。
- 表达对朝廷的感激之情,认为自己是被上天所引导来到这里的。
- 国家仁圣如唐尧。
- 称颂国家的仁德和圣明领导者像唐代的尧帝。
- 抚汝育汝殊黎苗。
- 表示关心和照顾降民,就如同养育自己的孩子一样。
- 安汝家室毋譊譊。
- 安抚降民,让他们安心生活。
- 将军徐行尘不嚣。
- 描述将军走路时尘土飞扬,但却没有引起喧哗。
- 万马入城风萧萧。
- 形容大量兵马进入城池时,尘土飞扬的景象。
- 呜呼将军非天骄。
- 感叹将军并非天之骄子,而是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人。
- 王师威德无不包。
- 赞扬王师(明朝军队)的威武和德行。
- 我辈生死将军操。
- 表示愿意跟随将军,生死与共。
- 敢不归依明圣朝。
- 表达了对正义力量的向往和归顺的决心,渴望回到光明正大的朝代。
- 噫嚱吁,悲乎哉!汝全台。
- 叹息之声,表达了对过去忠诚和勇敢行为的悲哀。
- 昨何忠勇今何怯。
- 对比了过去的忠诚勇敢和现在的怯懦,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和个人心态的变化。
- 万事反覆随转睫。
- 世事变化无常,如同眨眼之间。
- 平时战守无豫备。
- 说明平日里没有做好战备,导致现在被动的局面。
- 曰忠曰义何所恃?
- 质疑为什么还要坚持所谓的忠义,因为现在的情况已经证明这些并不可靠。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将军与降民之间的对话,展示了将军的威严与仁爱,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人们的无奈与悲伤。诗中的关键词“黄种”、“降民”、“王师”等都体现了诗人对于民族关系、国家治理和个人命运的关注和思考。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情感,既有历史的厚重感,也有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是了解台湾历史文化的重要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