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灯照夜张铜荷,酒池滟滟吹白波。主人醉客出奇器,错落绝胜银颇罗。
玉芒锋杀巧削楮,珊枝盘屈纷交柯。中虚龙腹深兀兀,下锐凤尾飞莎莎。
滑稽满注妙能转,浑脱安稳平不颇。拍浮凌波舞白鸟,蜿蜒张翅旋丹螺。
槎头有人五铢服,挟书傲睨颜微酡。蓬莱三山在台盏,靴尖一趯时来过。
下镌至正壬寅字,朱华手造无差讹。吁嗟大元起漠北,灭国五十挥天戈。
大瓶舁酒四白象,行幕鸣鼓千明驼。珠盘玉瓮鸦鹘石,万邦琛赆来求和。
使星任指东西极,亦饮白鹄擎金鹅。承平日久文物盛,巧工亦复高巍峨。
一杯流传六百载,急觞饮我尤盆多。天乎平户覆舟后,寇来又见东海倭。
玉尘百斛输不尽,黄龙十舰弃则那。绣衣使者虽四出,强颜媚敌还遭诃。
即今回槎令逐客,竟隔上阑遮银河。追思虞揭作高会,朝回花底恒鸣珂。
这首诗名为《元朱碧山银槎歌》,是元代诗人虞集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华灯照夜张铜荷,酒池滟滟吹白波。主人醉客出奇器,错落绝胜银颇罗。
- 华灯:指华丽的装饰照明。张铜荷:形容装饰着铜制的荷叶。酒池:比喻盛满美酒的容器。
- 主人:宴席的主人。醉客:饮酒过量的人。出奇器:拿出奇特的东西。
- 错落:交错排列的样子。绝胜:比得上。
玉芒锋杀巧削楮,珊枝盘屈纷交柯。中虚龙腹深兀兀,下锐凤尾飞莎莎。
- 玉芒:玉石的锋芒。锋杀:锋利的边缘。巧削楮:精巧地刻在纸或木板上。珊枝:珊瑚枝。盘屈:曲折缠绕。交柯:交错的树皮。
- 中虚龙腹:中间空如龙腹。深兀兀:深沉而孤寂。
- 下锐:底部锐利。凤尾:凤凰尾巴的形状。飞莎莎:飘动的样子。
滑稽满注妙能转,浑脱安稳平不颇。拍浮凌波舞白鸟,蜿蜒张翅旋丹螺。
- 滑稽:形容酒杯里的液体溢出。满注:斟满。妙能转:巧妙的变化。
- 浑脱安稳:指船只平稳安全。平不颇:平稳,没有倾斜。
- 拍浮:游泳。凌波:在波浪之上。舞白鸟:在水中游动时仿佛有白色的鸟儿在周围飞翔。
- 蜿蜒:弯曲的样子。张翅:展开翅膀。旋丹螺:旋转的红色螺壳。
槎头有人五铢服,挟书傲睨颜微酡。蓬莱三山在台盏,靴尖一趯时来过。
- 槎头:船头。五铢服:古代的一种衣服款式,五铢为汉代货币,这里比喻贵重物品。
- 挟书:拿着书卷。傲睨:傲慢地斜眼看人。颜微酡:脸色略带红润。
- 蓬莱三山:传说中的神山之一,常作为仙境的象征。台盏:古时的酒器,类似今天的酒杯。
- 靴尖:鞋尖。一趯:跳跃的意思,此处可能是指用脚尖踢了一下鞋尖以示得意。
下镌至正壬寅字,朱华手造无差讹。吁嗟大元起漠北,灭国五十挥天戈。
- 下镌:船体下部雕刻的文字。至正壬寅:指的是某个年份的纪年。
- 朱华:红色,这里指红色的漆,象征华丽。手造:手工制作。无差讹:没有差错。
- 吁嗟:表示叹息。大元:即大都,现在的北京,当时蒙古统治者所建立的大元国都。
- 起漠北:从北方兴起的政权,指元朝。
- 灭国五十:消灭了五十个国家。挥天戈:挥舞着天之长戈,这里指征战四方。
大瓶舁酒四白象,行幕鸣鼓千明驼。珠盘玉瓮鸦鹘石,万邦琛赆来求和。
- 大瓶:大型的瓶子,可能是装酒的器具。舁酒:运载酒水。四白象:四个白色的大象。
- 行幕:行军中的帐篷。鸣鼓:敲打战鼓。千明驼:一千只骆驼组成的队伍。
- 珠盘玉瓮:用珍珠、宝石做的盘子和瓶子。鸦鹘石:黑色的石头。万邦琛赆:来自各国的礼物。琛赆:珍贵的礼物。
- 来求和:前来要求和解。
使星任指东西极,亦饮白鹄擎金鹅。承平日久文物盛,巧工亦复高巍峨。
- 使星:使者之星,这里指导航之星。任指东西极:随意指示方向。亦饮:也喝酒。白鹄擎金鹅:天鹅举杯喝金色的鹅。
- 承平日久:太平的时间很长。文物盛:文化和艺术繁荣。巧工:手艺精巧的工匠。高巍峨:技艺高超且宏伟。
一杯流传六百载,急觞饮我尤盆多。天乎平户覆舟后,寇来又见东海倭。
- 一杯流传:这杯酒传扬了六百多年。急觞:急促的酒樽。尤盆多:特别的多。
- 天乎:天哪。平户覆舟后:平安无事过了很长时间。寇来:敌人来了。又见:又见到了。
- 寇来又见东海倭:又说敌人来了,而且是东海倭寇。
玉尘百斛输不尽,黄龙十舰弃则那。绣衣使者虽四出,强颜媚敌还遭诃。
- 玉尘百斛输不尽:价值百斛的玉尘用不完。黄龙十舰:价值十艘的战舰。弃则那:抛弃不用了。
- 绣衣使者:穿着锦绣衣服的外交官或者使者。虽四出:虽然四处出访。强颜媚敌:勉强讨好敌人。还遭诃:还被责骂。
即今回槎令逐客,竟隔上阑遮银河。追思虞揭作高会,朝回花底恒鸣珂。
- 即今:现在。回槎令逐客:现在的皇帝命令他离开京城到地方上去任职。
- 上阑遮银河:银河(天河)横亘在天上,好像要挡住视线一样。
- 虞揭作高会:虞揭曾举办过高等的宴会。朝回花底恒鸣珂:早晨回到京城的时候,常常听到车子发出的铃声。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历史沧桑、反映战争和和平交替的史诗性质作品,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形象的语言,生动地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感慨以及对和平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