蝼蚁知贪生,兵祸不可弭。
夕阳满江头,流民千百徙。
有翁与我语,语止泪不止。
去岁经革命,今岁苦蛇豕。
金陵经百战,负固争凭恃。
壮夫死数万,玉石皆披靡。
妻子走相失,兄弟离桑梓。
留此老筋骨,露宿寒霜里。
两岁三避兵,十室九倾圮。
忍死思一归,存没得审諟。
或者皆归来,室近人亦迩。
入城但空巷,板屋立秋水。
败灶生湿菌,故井一俯视。
屋角耕织具,频年劳十指。
生也谁之恩,死也谁所使。
同尽非所悲,独活将何以。
孤寡众能怜,老耄人所鄙。
少壮可自养,残废将谁倚。
天下皆战垒,安见彼善此。
出门匍匐行,沟壑甘即委。
饥久肠胃痛,气竭但自捶。
西风吹泪面,哀语酸骨髓。
一恸发众哀,千百连声起。
我闻流民哭,伤心不能已。
先朝恤涂炭,九庙一敝屣。
揖让已经年,锋镝犹千里。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与分析能力。此诗为流民诗,写于诗人过京口时,是一首揭露社会矛盾的悲壮之作。诗中以蝼蚁自喻,指出“兵祸不可弭”,抒发了对人民战争苦难生活的痛苦感受。接着写夕阳西下,千百万流民迁徙。然后写流民中的老人,他告诉诗人:“去岁经过革命,今年又遭战乱。”最后诗人写道:“天下皆战垒,安见彼善此。”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前途和人民痛苦的深切忧虑。

【答案】

①蝼蚁知贪生,兵祸不可弭(蝼蚁:比喻流民。贪生:贪图生存,指渴望安宁生活)

②夕阳满江头,流民千百徙(夕阳:代指南宋朝廷。徒:迁往、流离)

③有翁与我语,语止泪不止(语:说话。止:停止。语止泪不止:指流民们哭诉衷肠,诉说自己的遭遇)

④去岁经革命,今岁苦蛇豕(去岁:去年。革命:指农民起义。今岁:今年。蛇豕:借指残暴的敌人)

⑤金陵经百战,负固争凭恃(金陵:今南京。负固:依仗险要地势。争凭恃:相互争夺凭借险要地势来保护自己)

⑥壮夫死数万,玉石俱披靡(壮夫:英勇男子。玉石俱披靡:指男女老幼,都遭受到战乱的折磨)

⑦妻子走相失,兄弟离桑梓(妻子:妻妾,泛指妇女。走相失:形容妻妾离散、失去亲人的凄惨情景)

⑧留此老筋骨,露宿寒霜里(老筋骨:指老年人。露宿:在露天中过夜)

⑨两岁三避兵,十室九倾圮(两岁:两年。避兵:躲避战乱。倾圮:倒塌)

⑩忍死思一归,存没得审諟(忍死:忍受着战乱而死。审諟:仔细地考虑)

⑪或者皆归来,室近人亦迩(或者:或许。迩:接近)

⑫入城但空巷,板屋立秋水(入城:进入京城。但空巷:只有空荡荡的街道。板屋:用木板搭建的房屋)

⑬败灶生湿菌,故井一俯视(败灶:指被破坏的炊灶。湿菌:长出湿霉的灶台)

⑭屋角耕织具,频年劳十指(屋角:房顶上。耕织具:农具。频年:连续多年。劳十指:使手指受尽痛苦)

⑮生也谁之恩,死也谁所使(生:活着的时候。也:也指死后)

⑯同尽非所悲,独活将何以(同尽:一起死亡。非:不是。所悲:感到悲哀)

⑰孤寡众能怜,老耄人所鄙(孤寡:孤独寡居。众能怜:众人能够同情。老耄:年纪很大的老人。人所鄙:被人看不起)

⑱少壮可自养,残废将谁倚(少壮:年轻强壮的时候。自养:依靠自己供养。残废:残废之人。谁倚:靠谁

⑲?)

⑳天下皆战垒,安见彼善此(天下:指国家。战垒:指战争的营垒)

㉑出门匍匐行,沟壑甘即委(出门:走出家门。匍匐行:爬行行走。沟壑:指深沟大壑。甘即委:甘愿放弃生命)

㉒饥久肠胃痛,气竭但自捶(饥久:挨饿久了。肠胃痛:饥饿引起的胃痛。气竭:气息断绝)

㉓西风吹泪面,哀语酸骨髓。(西风:秋风。酸骨髓:指悲痛深入骨髓)

㉔一恸发众哀,千百连声起。(恸:极度悲哀的样子。发众哀:使大家悲伤)

㉕我闻流民哭,伤心不能已。(闻:听到。伤心不能已:指听到流民们的哭声,无法停止哭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