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苍然来,前山雾气埋。
冷风侵暖榻,淡月照高台。
独鹤云边至,孤鸿海上回。
岁寒珠树好,留汝共徘徊。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手法及情感,重点考核诗歌的情感,一般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题目要求四个部分,答题时注意据图论诗,读懂全诗,根据题目的要求,组织答案。此题中“注释”是理解诗歌内容的必备条件。“赏析”是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艺术手法、诗人的创作意图等的能力。

“暮色苍然来,前山雾气埋。” 意思是天色渐渐昏暗了,前面的山上弥漫着雾气。

“冷风侵暖榻,淡月照高台。” 意思是寒风吹拂着温暖的床榻,淡淡的月光映照着高楼。

“独鹤云边至,孤鸿海上回。” 意思是一只孤独的白鹤从天边飞来,一只孤零零的大雁从海天之间返回。

“岁寒珠树好,留汝共徘徊。” 意思是寒冬时节,那些如同珍珠般晶莹洁白的树木更显得可爱,你我一同在这里徘徊。

【答案】

译文:

天色渐渐昏暗了,前面的山上弥漫着雾气。

寒风吹拂着温暖的床榻,淡淡的月光映照着高楼。

一只孤独的白鹤从天边飞来,一只孤零零的大雁从海天之间返回。

寒冬时节,那些如同珍珠般晶莹洁白的树木更显得可爱,你我一同在这里徘徊。

赏析:

首联两句写景,渲染了一种凄清的氛围:“暮色苍然来,前山雾气埋”,暮色渐浓,天色已晚,山间云雾缭绕,迷蒙一片;前山的雾气已经弥漫到山脚,将山峰遮掩得严严实实。这两句不仅写出了环境的幽静与寒冷,也烘托出词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

颔联接用两个典故。“冷风侵暖榻”,暗含“东壁有书千卷”、“床头金尽囊空”(《寄左省杜拾遗》)的典故,表明作者虽然身在高位,但内心并不安宁,他感到一种空虚和无聊,这种心境与“独鹤”的孤寂相合。接着用“淡月照高台”,点明时间已是黄昏时分,一轮明月升起,皎洁的月光洒在高台上。这里的“高台”,指代的是朝廷,暗示词人的仕途坎坷。

颈联两句写景,进一步渲染了凄凉的氛围:“独鹤云间宿,孤鸿海上归”。“独鹤”句承“暮色”而来,以白鹤为喻,表达了自己孤身一人的处境;“云间宿”,则说明白鹤栖息之地高远而难以接近。“孤鸿”句紧承“冷风”,“海上归”三字既写出大雁飞行的方向,又暗示了词人仕途不顺、远离家乡的境况。这两句以鹤和鸿比喻自己,形象地表现出自己孤单寂寞、四处漂泊的悲凉处境。

尾联两句抒情言志:“岁寒珠树好,留汝共徘徊。”“岁寒”,出自《北齐书·邢邵传》:“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里借指自己的节操如玉树般坚贞不屈。这两句既是词人自勉之言,也是对友人的劝诫之意。最后用“共徘徊”结尾,表达了自己愿意与友人共同度过这一难熬时光的情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