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栏日日看云行,风动疏林鹤梦惊。
旷野萧条晨雾重,江村冷寂暮烟生。
绿落苔枯山露骨,冰坚地冻水无声。
铅华剥尽天涯色,松柏留青老气横。
译文:
倚栏观赏日复一日的云行,风吹动疏林鹤梦惊。
旷野萧条晨雾重,江村冷寂暮烟生。
绿落苔枯山露骨,冰坚地冻水无声。
铅华剥尽天涯色,松柏留青老气横。
注释:
- 倚栏日复一日看云行:每天倚着栏杆看云朵飘过。
- 风动疏林鹤梦惊:风轻轻吹动稀疏的树林,惊醒了梦中的鹤。
- 旷野萧条晨雾重:辽阔的田野在早晨被浓重的雾气包围。
- 江村冷寂暮烟生:傍晚时分,江边的村庄显得格外冷清。
- 绿落苔枯山露骨:绿色的苔藓脱落后,露出山石的嶙峋骨骼。
- 冰坚地冻水无声:冰封的土地,水声全无。
- 铅华剥尽天涯色:形容经过岁月的洗礼,铅华(妆容)褪去,只剩下天涯的色彩。
- 松柏留青老气横:松树和柏树依然保持着生机勃勃的状态,尽管年岁已高。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冬日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感受,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自然变迁的感慨。首句“倚栏日复一日看云行”通过“倚栏”这一动作,展现了诗人对四季更替的观察;第二句“风动疏林鹤梦惊”则描绘了风和鸟的自然现象,同时也传达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
第三句“旷野萧条晨雾重”,描述了旷野在清晨时分的寂静与朦胧。第四句“江村冷寂暮烟生”则转换到一个更为具体的场景——江边的村落,描绘了夕阳西下时江村的宁静与孤独。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句的表现力,也深化了诗的主题——自然界的变化与人类生活的孤独感。
接下来的几行诗,诗人进一步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冬天的景色。“绿落苔枯山露骨”,“冰坚地冻水无声”,这些句子不仅描述了冬天的特征,更透露出一种岁月流转、物是人非的哀愁。特别是“铅华剥尽天涯色”,这句话既指代了时间的无情,也暗示了人生经历的沧桑,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深沉的哲理意味。
“松柏留青老气横”以自然中的松柏为喻,赞美它们的坚韧不拔和生命力。这不仅是对自然界生命力的一种赞颂,也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态度的一种思考,即无论环境如何变迁,只要保持内心的坚韧,就能超越困境,展现出生命的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