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上李陵台,请看苏武节。此节受自汉天子,携来胡地共冰雪。
毡为餐,雪为水,羝乳不生臣心死。单于秋风海上来,吹尽节旄春不回。
一朝汉地归胡牧,麒麟阁上节仍秃。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子卿节
莫上李陵台,请看苏武节。此节受自汉天子,携来胡地共冰雪。
毡为餐,雪为水,羝乳不生臣心死。单于秋风海上来,吹尽节旄春不回。
一朝汉地归胡牧,麒麟阁上节仍秃。
注释:
- 子卿:指苏武,字子卿,汉代人,以忠义著称。
- 李陵台:指古代的李陵墓,这里用来象征李陵的功绩和地位。
- 苏武节:指苏武的忠诚节操,也用来比喻坚守原则、不屈不挠的精神。
- 汉天子:指汉朝的皇帝,这里用来比喻国家的正统和尊严。
- 胡地:指匈奴的领地,这里用来比喻异族的统治和压迫。
- 毡为餐:指用毡子做食物,这里用来比喻艰苦的生活条件。
- 雪为水:指用雪水解渴,这里用来比喻恶劣的环境条件。
- 羝乳不生臣心死:形容生活在恶劣环境中的痛苦和绝望。
- 单于秋风海上来:指匈奴的首领单于从远方来到汉朝的边疆。
- 吹尽节旄春不回:意思是说即使春风来临,也不能带来春天的气息,因为节旄已经被风吹走了,象征着失去了国家和民族的尊严。
- 一朝汉地归胡牧:意思是一夜之间,汉朝的土地被胡人所占领。
- 麒麟阁上节仍秃:意思是即使在麒麟阁这样的高官显位上,也不能掩盖失去国家和民族尊严的事实。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对国家和民族尊严的坚守,以及对异族侵略的反抗的诗歌。诗人通过描写在艰苦环境中坚守原则、不屈不挠的精神,表达了对国家的深深眷恋和对敌人的强烈仇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历史典故和形象生动的修辞手法,如“李陵台”、“苏武节”、“毡为餐”、“雪为水”等,使得诗歌充满了浓厚的历史和文化气息。同时,诗人还巧妙地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到国家的命运之中,展现了深沉的民族情感和崇高的道德追求。总的来说,这是一首充满激情、富有哲理的诗歌,值得我们深思和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