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赵檀槽听裂缯,黄门消息漏中丞。
庐江小吏民间曲,写入宫墙怨不胜。

唐小忽雷为刘燕庭作

南赵檀槽听裂缯,黄门消息漏中丞。

庐江小吏民间曲,写入宫墙怨不胜。

接下来对这首诗逐句释义:

  1. 南赵檀槽听裂缯,黄门消息漏中丞。这句描绘了一位古代乐师正在用檀木制成的乐器演奏,而宫中的消息传递则像滴水般清晰。这里的“南赵”可能指的是一个地名,而“檀槽”则是一种用于琵琶等乐器的木质共鸣板,通过它来产生声音。
  2. 庐江小吏民间曲,写入宫墙怨不胜。这里描述了一个小地方的官员在创作民间音乐,这些音乐被传进了皇宫,引发了无尽的怨恨。”庐江”可能是一个地名,而”小吏”则是指基层的官员,他创作的音乐具有强烈的情感和故事性,因此能够引起宫廷中的不满和抱怨。

译文:
南边赵国的檀木乐器在播放着悲伤的音乐,黄门官的密报像滴答声一样传入中丞府。
庐江的小官人创作出民间的悲歌,这首曲子流传到宫墙内却让人不胜其怨。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描述了两个场景:一个是古代的乐师在演奏音乐,另一个是小地方官员的创作与传播。通过这两个场景,诗人表达了对音乐和艺术的情感态度,同时也反映了古代社会的阶级差异和文化交流。诗中的“南赵”、“庐江”等词汇增添了历史和文化的色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