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庭之北南山长,山围左右皆降羌。其俗剽悍错杂处,非示杀伐多披猖。
圣朝拓地二万里,酋长率服俱来王。控弦士马半耕凿,戊己校尉停边防。
寓兵于畋作军政,春蒐秋狝威遐荒。将军昨岁除天狼,简命秉钺来堂堂。
充国之谋定远略,揆文奋武昭龙骧。轮台九月气肃杀,乘时出猎山之冈。
八旗军士共结束,帜分赤白青玄黄。步伐止齐听使令,或应翼布或箕张。
雕弓入手鸣霹雳,骄马脱辔驰风樯。元戎腰横大羽箭,挽强作气吞黄獐。
耳后生风鼻出火,穿林跳涧捕逃亡。翩翩公子锦衣郎,人马俊逸不可当。
番回健儿铁裲裆,呼鹰放犬争趋啮。射麋丽龟取狐貉,恍同效须提壶浆。
合围阴山山欲动,远近震慑军威扬。队中不整即鞭责,几经申令逾三章。
国家习武本教战,尔辈何得干戎行。鲰生此日欣寓目,骖乘还许同翱翔。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下面我将逐句解释:

北庭之北南山长,山围左右皆降羌。其俗剽悍错杂处,非示杀伐多披猖。

北庭指的是唐代的北庭大都护府,在今新疆境内。南山是指天山山脉中的南麓,这里指北庭以西的天山山脉。降羌是指归顺唐朝的少数民族,这里指居住在南山一带的羌族部落。这些部落的风俗剽悍,生活在一起时杂乱无章,不像中原地区那样有条理。

圣朝拓地二万里,酋长率服俱来王。控弦士马半耕凿,戊己校尉停边防。

圣朝指的是唐朝,拓地二万里是指唐朝疆域辽阔,扩展到了今天的许多地方。酋长率服是指酋长们率领着部落人民向唐朝称臣,接受唐朝的统治。控弦士马是指弓箭手和骑兵,他们一半的时间在耕作,一半的时间在守卫边境。戊己校尉是指唐玄宗时期设置的一种官职,负责管理边疆事务。

寓兵于畋作军政,春蒐秋狝威遐荒。将军昨岁除天狼,简命秉钺来堂堂。

寓兵于畋是指将军队放在野外进行训练,以增强战斗力。作军政是指制定军事政策,使军队保持纪律。春蒐秋狝是指春天打猎训练,秋天狩猎练兵,用以锻炼军队的意志和技能。将军昨天解除了天狼星的束缚,简命秉钺是指任命一位有才能的人担任将军职务。

充国之谋定远略,揆文奋武昭龙骧。轮台九月气肃杀,乘时出猎山之冈。

充国之谋是指西汉时期的名将霍光,他善于运用谋略,为国家立下了赫赫战功。定远略是指制定了长远的计划和策略。揆文奋武是说用文官的智慧和武将的勇气相结合,发挥出巨大的作用。昭龙骧是指显示了雄壮的气势。轮台九月气肃杀是指轮台这个地方在九月的时候天气特别寒冷,给人一种肃杀的感觉。

八旗军士共结束,帜分赤白青玄黄。步伐止齐听使令,或应翼布或箕张。

八旗军士是指清朝初期的军队,共分为八个旗队。旗帜分别代表着不同的颜色,赤、白、青、玄、黄五种颜色各占一旗。步伐停止整齐听令,有时像是翼状,有时像是箕状分散开来。

雕弓入手鸣霹雳,骄马脱辔驰风樯。元戎腰横大羽箭,挽强作气吞黄獐。

雕弓是指精美的弓箭,入手是指拉弓的姿势,鸣霹雳是指发出震耳欲聋的响声。骄马脱辔是指骏马放开缰绳奔驰起来。元戎是指将军,腰横大羽箭是指将军手中拿着一支大羽毛箭。挽强作气吞黄獐是指用力拉满箭矢准备射箭,希望能够像吞食黄獐一样轻易地制服对方。

耳后生风鼻出火,穿林跳涧捕逃亡。翩翩公子锦衣郎,人马俊逸不可当。

耳后的风是形容声音很大,鼻出的火是形容热气腾腾。穿过树林跃过山涧追捕逃跑的人,表现出了英勇的姿态。那些翩翩公子穿着华丽的衣服,骑着俊美的马匹,英姿挺拔,令人难以抵挡。

番回健儿铁裲裆,呼鹰放犬争趋啮。射麋丽龟取狐貉,恍同效须提壶浆。

番回健儿是指当地的勇士们,铁裲裆是指他们的护身甲胄。呼唤着鹰来捕捉野兽,放养着犬来追逐猎物。射杀麋鹿、捕捉海龟和狐狸,就像古代传说中的神射手一样,让人不禁佩服他们的技艺。恍同效须提壶浆是指仿佛听到了古人提壶请客的声音,表现出了一种豪爽的气质。

合围阴山山欲动,远近震慑军威扬。队中不整即鞭责,几经申令逾三章。

合围阴山是指包围了阴山地区。山欲动是指阴山地区的地形险峻,给人一种压抑的气息。远近震慑是指四面八方都受到了震动。军威扬是指军队的威势得到了提升。队中不整即鞭责是指如果队伍纪律不严,就会受到惩罚。几经申令逾三章是指经过多次的命令调整,已经达到了三章之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