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友殷宗山,畴昔宰濉水。
式庐得澹台,佩之等衡芷。
分手三十秋,逝波去若驶。
垂老感知遇,泪下不能止。
流水与高山,古人复可起。
注释:
我友殷宗山,畴昔宰濉水。
式庐得澹台,佩之等衡芷。
分手三十秋,逝波去若驶。
垂老感知遇,泪下不能止。
流水与高山,古人复可起。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对友人深深友情的诗歌。诗人通过回忆与友人共度的时光,表达了对朋友的深深思念和感激。
首句“我友殷宗山,畴昔宰濉水”,诗人首先提到了自己的好友殷宗山,然后描述了他们曾经一起在濉水(一条河流)畔生活的情景。这里的“畴昔”指的是过去的时光,“宰濉水”则暗示了殷宗山曾经担任过濉水的治理工作。
“式庐得澹台,佩之等衡芷”,诗人用“式庐”来形容自己简陋的住所,而“澹台”则是形容殷宗山所居之地。这里诗人用“等衡芷”来形容两人之间深厚的友谊。
第三句“分手三十秋,逝波去若驶”,诗人回忆起与友人分别的情景,时光如逝水般流逝,他们之间的友谊就像逝波一样迅速消逝。
第四句诗“垂老感知遇,泪下不能止”,诗人感叹自己年纪已大,却仍然感受到了老朋友的关怀和帮助。在这里,“垂老”和“感遇”是关键词,表示诗人已经到了晚年,但依然能感受到朋友的关心和帮助。
最后一句“流水与高山,古人复可起”,诗人用“流水”和“高山”来比喻朋友的忠诚和坚定,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乐观态度。他相信古人的智慧和勇气可以继续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