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陆倾汉册,伟绩方伊周。
不学慕厚势,帷闼生愆尤。
岂有厮养儿,束发皆封侯。
台光一夕沈,楼观成榛丘。
今古理不远,慎以道自谋。

诗句释义:

  1. 博陆倾汉册 - 描述的是汉武帝时期的一个历史事件,指的是汉武帝时期,大臣霍光辅佐年幼的武帝处理国家大事。

  2. 伟绩方伊周 - 伊尹和周公都是古代著名的贤臣,这里用来比喻霍光的功绩。

  3. 不学慕厚势 - 意思是说霍光并不是通过学习而获得权力,而是依靠自己的实力和地位。

  4. 帷闼生愆尤 - 帷闼是宫廷内室的意思,这里指代霍光在内宫中的行为,产生了过失和罪过。

  5. 岂有厮养儿 - “斯养”在这里指的是卑贱的身份,“厮”在这里是指仆役,“养儿”指奴仆之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霍光的儿子们并不需要通过卑微的身份就能获得封侯的机会。

  6. 束发皆封侯 - “束发”是指男子二十岁时束发为成年的象征,这里是说霍光的儿子们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被授予爵位了。

  7. 台光一夕沉 - 台光指的是宫殿的灯光,这里比喻霍光的权力和地位迅速下降。

  8. 楼观成榛丘 - 楼观指的是宫殿或建筑,榛丘是长满野草的小丘,这里形容霍光的权势如草一样迅速消失。

  9. 今古理不远 - 古今的道理并没有变化,这里的“理”可以理解为道理、法则或常理。

  10. 慎以道自谋 - 谨慎地按照正确的道路来为自己考虑。

    译文:

    汉朝的博陆县曾发生一件大事,霍光辅佐年轻的皇帝处理国家大事。他的伟大功绩堪比古代的伊尹和周公。然而他并不学习那些依靠权谋手段获得成功的人,而是在宫廷中利用自己的权势,引起了许多过失和罪过。霍光的儿子们并不需要依赖卑微的身份就能被封侯,他们的成功完全是凭借着自己的努力。霍光的权力和地位一夜之间就消失了,他的建筑也变成了荒废的地方。从古到今的道理并没有变,我们应该谨慎地按照正确的道路来为自己考虑。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霍光的历史成就和个人行为,揭示了权力和道德之间的微妙关系。霍光作为汉代的重要人物,其政治生涯充满了争议和挑战。诗中的“不学慕厚势”和“帷闼生愆尤”等句子,反映了他并非完全依赖权谋手段行事,但宫廷内的复杂人际关系又使他难以避免一些负面行为的发生。这种矛盾和挣扎,使得霍光的形象更加立体而真实。
    诗中提到的“岂有厮养儿”和“束发皆封侯”,则是对霍光儿子们成功的讽刺。他们无需付出辛勤的努力,就可以轻易获得爵位,这在当时看来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这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当时社会的一种批评态度,即权力的腐败和世袭制的问题。
    诗人强调“今古理不远”,提醒我们应该警惕历史的教训,谨慎地按照正道行事。这是对读者的一种启示,也是对社会的一种期望。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反思,展现了历史的复杂性和人性的多面性,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