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舟又溯浪花堆,无恙征帆趁晓开。
霜气自随朝日敛,沙痕黄抉怒涛回。
鱼龙尚切三秋警,璧马谁消万古灾。
笑向长年数陈迹,十三度记问津来。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然后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判断。本诗是一首七言律诗,首联写景,颔联、颈联写事,尾联抒情。颔联“霜气自随朝日敛,沙痕黄抉怒涛回”写诗人在江上乘船溯流而上,看到晨曦的阳光把江面上的霜气染得一片银白,水波荡漾着沙痕,仿佛被黄澄澄的浪花冲刷过。“鱼龙尚切三秋警,璧马谁消万古灾?”写诗人看到大江上的鱼龙和奔马,联想到三秋之交的战火,想到当年汉武帝征和四年间发生的战争,那匹名贵的玉璧宝马都成了战争的牺牲品,而如今和平已经实现多年了。尾联“笑向长年数陈迹,十三度记问津来”,诗人面对自己一生的经历感慨万千:我笑谈着自己一生经历的往事,这已经是第三次渡过黄河了。
【答案】
①渡:指从长江中游的瞿塘峡到四川奉节一带。②溯:逆流而上。③无恙:平安。④晓开:天亮时打开帆篷。⑤霜气:清晨的雾。⑥朝日敛:太阳西沉时的余光。⑦沙痕:指江岸上留下的泥沙痕迹。⑧三秋:指三年。⑨璧马:《汉书·武帝纪》载:“元狩二年春,行幸雍,祠五畤,获白麟,赦天下。”汉武帝命人将白麟所食之肉做成璧玉,以赐有功之人。⑩万古灾:永远的灾难。⑪笑:轻松愉快地。⑫长年:指漫长的岁月。⑬十三:这里作动词用,意为多次。⑭陈迹:指过去的经历。⑮问津:打听渡口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