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昔老拾遗,入蜀诗益爆。长揖严尹幕,高歌葛相庙。
至今旧草堂,万丈光尚耀。先生出筮仕,即泛锦江棹。
固知关宿缘,岂特发遐眺。新诗十二卷,精心躏堂奥。
子美有替人,当亦意不料。寓斋得披读,狂喜成绝叫。
惟应瓣香然,敢肆饭颗诮。传语学杜人,津梁此先导。
这首诗是诗人对陈东浦藩伯的诗歌作品的赞誉。诗中通过描绘陈东浦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他诗歌成就的钦佩之情。
诗的第一句“缅昔老拾遗,入蜀诗益爆”表达了诗人对陈东浦的尊敬和钦佩。他曾经是一位老诗人,而他的诗歌在进入蜀地后变得更加精彩。这里,“缅昔”、“老拾遗”和“益爆”都是形容诗人才华出众和诗歌造诣深厚的词汇,表明陈东浦的诗歌已经达到了极高的境界。
第二句“长揖严尹幕,高歌葛相庙”。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陈东浦诗歌风格的欣赏。他认为陈东浦的诗歌有一种庄重、威严的气质,就像严君平的幕府一样令人敬畏;同时,他的歌曲也充满了豪迈之情,仿佛葛洪的祠庙一样让人感到振奋。
第三句“至今旧草堂,万丈光尚耀”。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陈东浦作品长久不衰的赞赏。他认为陈东浦的作品如同一座光芒万丈的旧草堂,一直闪耀着耀眼的光芒,历经岁月依然光彩照人。
第四句“先生出筮仕,即泛锦江棹”。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陈东浦仕途得意的祝贺。他认为陈东浦即将步入仕途,就如同乘舟于锦江之上,前途无量。
第五句“固知关宿缘,岂特发遐眺。”则表达了诗人对陈东浦作品深远影响的认同。他坚信陈东浦的诗歌与他的命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作品不仅能够引发人们的遐想,更能够启迪人们的智慧。
第六句“新诗十二卷,精心躏堂奥”。这句诗赞美了陈东浦新作《诗集》中的精美之作。他认为陈东浦的诗歌经过精心打磨,每一字一句都充满了艺术韵味。
整首诗通过赞美陈东浦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其诗歌艺术成就的高度赞扬和敬佩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