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尤刚决节尤坚,和议连番总不然。
百计筹谋惟报国,一时流寓况名贤。
便教藩服能成事,其奈孱躯不永年。
史册流芳终有分,漫将遗恨播诗篇。
谒延平王庙
才尤刚决节尤坚,和议连番总不然。
百计筹谋惟报国,一时流寓况名贤。
便教藩服能成事,其奈孱躯不永年。
史册流芳终有分,漫将遗恨播诗篇。
注释:
才尤刚决节尤坚:指人才出众,意志坚定。
和议连番总不然:和平谈判多次失败。
百计筹谋惟报国:用尽各种方法谋划,只为报效国家。
一时流寓况名贤:一时间漂泊流离,但依然保持着名流的风范。
便教藩服能成事:即使能够治理好一方土地。
其奈孱躯不永年:可惜身体虚弱,无法长久。
史册流芳终有分:虽然历史会记住他的功绩,但他的一生注定要被遗忘。
漫将遗恨播诗篇:白白地将遗憾写入诗篇。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谒见延平王庙时所作。诗中表达了对延平王的赞美之情,同时也抒发了他的感慨和无奈。
首联“才尤刚决节尤坚,和议连番总不然”描绘了延平王的卓越才能和坚定信念。他不仅才华横溢,而且意志坚定,面对和平谈判多次失败的情况,仍然坚持自己的原则。这两句展现了延平王的英勇和坚韧,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
颔联“百计筹谋惟报国,一时流寓况名贤”进一步描绘了延平王的形象。他为了报效国家,不惜使用各种计策和方法。然而,他也曾经一度流落到外地,但仍然保持着名流的风采。这两句既表现了延平王的智慧,也反映了他的命运多舛。
颈联“便教藩服能成事,其奈孱躯不永年”揭示了延平王的无奈。即使能够治理好一方土地,但他的身体却无法承受长时间的劳累。这一句既体现了延平王的辛苦,也表达了诗人的惋惜之情。
尾联“史册流芳终有分,漫将遗恨播诗篇”则是诗人对延平王的最后评价。虽然他留下了永恒的名声,但在历史的长河中,他的一生注定会被遗忘。诗人用这种方式表达了对延平王的怀念之情,同时也暗示了历史的残酷和无情。
整首诗通过描绘延平王的形象和事迹,展现了他的勇气、智慧和坚韧。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和对历史的无奈。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值得我们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