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车入丛山,行行夕阳暮。
人迹杳然绝,取径傥已误。
乱石来相难,崎岖有余怒。
返照瞰高草,乔木奥前路。
垂崖似古门,想像俨深固。
鬼魅良可愁,神仙亦堪怖。
我生贵平易,不欲得奇数。
言念采樵子,愿因觅栖住。

山行

驱车入丛山,行行夕阳暮。

人迹杳然绝,取径傥已误。

乱石来相难,崎岖有余怒。

返照瞰高草,乔木奥前路。

垂崖似古门,想像俨深固。

鬼魅良可愁,神仙亦堪怖。

我生贵平易,不欲得奇数。

言念采樵子,愿因觅栖住。

注释:

  1. 驱车:驾车。
  2. 丛山:茂密的山。
  3. 夕阳暮:夕阳西下。
  4. 杳然绝:人迹稀少。
  5. 傥(tǎng)已误:恐怕已经走错了路。
  6. 乱石:参差不齐的石头。
  7. 崎岖:高低不平。
  8. 返照:夕阳的余光。
  9. 瞰:远望。
  10. 乔木:高大的树木。
  11. 垂崖:低垂的山崖。
  12. 古门:古老的城门。
  13. 想见:想象。
  14. 深固:坚固。
  15. 鬼魅:鬼怪和魅影。
  16. 平易:平坦、简单。
  17. 奇数:指奇异的事物。这里指的是奇峰怪石。
  18. 言念:心想。
  19. 采樵:砍柴。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律诗,描绘了诗人在山中行走时所看到的景色和心情。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感悟,将自然之美和人生哲理融为一体,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
    首联“驱车入丛山,行行夕阳暮。”描绘了作者驱车进入群山之中的情景,夕阳西下,景色美丽而宁静。颔联“人迹杳然绝,取径傥已误。”则展现了山路崎岖、行人稀少的景象,诗人担心自己走错道路,表达了对未知的恐惧。颈联“乱石来相难,崎岖有余怒。”进一步描绘了山路的艰难险峻,乱石嶙峋,令人心生敬畏。尾联“返照瞰高草,乔木奥前路。”“垂崖似古门,想像俨深固。”“鬼魅良可愁,神仙亦堪怖。”则以夕阳余晖、高耸的树木和悬崖峭壁等自然景物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人生坎坷的感慨。最后两句“我生贵平易,不欲得奇数。言念采樵子,愿因觅栖住。”则回归到诗人自身,表达了对于平凡生活的喜爱和向往,同时也寄寓了对那些辛勤劳作的人们的理解与同情。
    整首诗通过对山中景色的描绘和对人生经历的反思,展示了诗人深邃的思想感情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