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中往往讳言虎,地是古志毛虫处。
兹山嶙嶙唤作猫,奇哉江津此门户。
高逾江面知几里,刀截悬崖无寸土。
年深注水作肉色,铜锈瓜皮结钟乳。
自泸州下多小山,惟少岷山天一柱。
翩翩小儿穿绿衣,突遇黄斑耸肩股。
大抵论山如论文,第一雄奇次媚妩。
以此问猫猫不驯,铜官驿前驾飞橹。

猫儿峡

乡中往往讳言虎,地是古志毛虫处。

兹山嶙嶙唤作猫,奇哉江津此门户。

高逾江面知几里,刀截悬崖无寸土。

年深注水作肉色,铜锈瓜皮结钟乳。

自泸州下多小山,惟少岷山天一柱。

翩翩小儿穿绿衣,突遇黄斑耸肩股。

大抵论山如论文,第一雄奇次媚妩。

以此问猫猫不驯,铜官驿前驾飞橹。

【注释】:

①猫儿峡:地名,在四川泸州市。毛虫:《诗·大雅·瞻卬》:“人亦有言,兽犹似之。”毛虫指老虎。②古志:古人的记载。③兹山:这山。④江津:长江与金沙江交汇处。⑤刃截:刀切。⑥年深:岁月久远。⑦翠衣、丹顶:这里借指猫的颜色和花纹,用翠绿的衣裳和红白相间的花纹比喻。⑧铜官驿:在今四川合江县。

赏析:

《猫儿峡》是一首七绝,全诗以“猫儿峡”为题,描写了猫儿峡的险峻风光及当地人民对它的赞美之情。诗人运用比喻手法,描绘出猫儿峡的壮丽景象,生动形象地把峡谷的奇特之处表现出来。这首诗既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也表现出他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首句“乡中往往讳言虎”,表明当地人民不喜欢谈论虎,但虎却实实在在存在于这个地方。第二句“地是古志毛虫处”则表明这个地方正是古代记载中的“毛虫”之地,这里的地形地貌独特,令人叹为观止。第三句“兹山嶙嶙唤作猫”,“兹山”指的是前面提到的猫儿峡,“嶙嶙”形容山势险峻。这句将猫儿峡的山水比作猫的形象,形象生动。第四句“奇哉江津此门户”,表达了诗人对猫儿峡作为长江与金沙江交汇处的地理优势的认可。第五句“高逾江面知几里”,进一步描绘了猫儿峡的险峻,仿佛一座山峰直插云霄,高过长江水面几里。第六句“刀截悬崖无寸土”则更加夸张地描述了猫儿峡的险峻,仿佛一座刀锋般锋利的峭壁,没有任何一块土地能够生长。第七句“年深注水作肉色,铜锈瓜皮结钟乳”,则描绘了猫儿峡经过岁月的沉淀,形成了丰富的自然景观,如同一幅画一般美丽动人。最后两句“自泸州下多小山,惟少岷山天一柱”,“自泸州下”指的是从四川泸州向下看,“唯”表示只有、仅仅的意思。这句话表达的是猫儿峡虽然位于四川泸州市境内,但其景色却非常壮观,只有岷山才能与之媲美。第八句“翩翩小儿穿绿衣,突遇黄斑耸肩股”,则描绘了一位穿着绿色衣服的小孩突然遇到一只黄色斑点的猫,引起了他的注意和惊讶。第九句“大抵论山如论文,第一雄奇次媚妩”,则是对前面所描写的猫儿峡的总结,认为它既有雄伟壮丽的一面,又有妩媚迷人的地方。第十句“以此问猫猫不驯”,则是诗人向一只猫提问,询问这只猫是否驯服。第十一句“铜官驿前驾飞橹”,则描绘了诗人在铜官驿前驾驶着船只行驶的场景。整首诗通过对猫儿峡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和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