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抱曾何惜,残春绝可哀。
不成依斗室,复作揽高台。
心与惊鸿逝,书凭梦蝶回。
司勋休刻意,意尽恐难裁。

【注释】

1、孤抱:独自怀抱的情怀。曾何惜:曾何须珍惜。

2、不成依斗室:指不依靠亲友而独居。

3、复作揽高台:指登临高处眺望。

4、心与惊鸿逝:形容心情如飞鸟般地消逝。

5、书凭梦蝶回:指梦中梦见自己回到故乡。

6、司勋:主管文书,这里借指主考官。休刻意:不要刻意修饰自己的文章。意尽恐难裁:意思是写尽了,恐怕难以裁断。

【赏析】

这首七古题作“残春”,抒发伤时念旧之情和怀才不遇之叹。前四句是说,诗人在孤独中度过残春,其感情是凄苦哀伤的;他虽然不能依赖亲朋,却仍然想登上高楼远望,以排遣胸中郁闷。后四句是说,诗人心中像飞鸟一样地逝去,而梦魂却能回到故乡来;但即使如此,诗人还是担心他的诗文没有写完,怕被人裁断。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慨之情。

首联“孤抱曾何惜,残春绝可哀”,是说诗人曾经孤身一人,没有什么可留恋的;现在春天将尽,这种悲哀的心情更加强烈。这两句诗既表明了诗人的身世遭遇,也揭示了他的思想性格,即他虽然有满腹才华,但是无人赏识,只能自怜自叹。

颔联“不成依斗室,复作揽高台”的意思是,诗人无法依靠亲友来度过残春,只好独自一人登上高楼远望。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的孤独寂寞,也反映了他的忧国忧民之心。诗人登上高楼,面对无边无际的大地,心中涌起一种强烈的悲凉之感。然而,诗人并没有沉溺于这种感伤之中,而是继续向前发展。颈联“心与惊鸿逝,书凭梦蝶回”,是说诗人的心绪如同飞鸟般的飘忽不定,而他的诗文则如同梦蝶般地虚幻不实。这两句诗既体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也揭示了他的思想境界。诗人虽然身处逆境,但仍然保持着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

尾联“司勋休刻意,意尽恐难裁”的意思是,诗人希望主考官不要刻意雕琢自己的诗文,因为他已经把一切都写尽了,恐怕难以裁断。这两句诗既表明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也透露出他对未来的期待。诗人希望自己的诗文能够得到认可和赞扬,同时也希望能够摆脱困境,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整首诗以残春为背景,通过对诗人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他的人生经历和思想情感。同时,诗人还运用了比喻、象征等手法,使诗歌具有更深的艺术韵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