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傫然如系囚,自断犹堪归隐邱。
人间郗超不再得,纵有高隐谁复收?
当时戴公剡中宅,精整乃与官舍侔。
办资百万意奇绝,未用夷蹠穷推求。
咄哉传约隐不果,慎勿轻诋渠非优。
从来酸寒痼山水,焉取名节骄王侯。
士人粗愿衣食足,鬼神靳汝宁相酬。
嘉宾可作吾可隐,买山岂畏讥巢由。
译文:
丈夫孤独无助像囚禁的犯人,自我断绝还能归隐于山野。
如今郗超已不再存在,即使有高士隐居谁又能收留他?
当时戴逵在剡县宅中,精工整饬与官舍相等。
准备钱财百万意气非凡,不必效仿夷狄人穷得走投无路。
传约的隐居没有结果,千万不要轻易诋毁他。
从来酸寒痼疾困山水,哪里能以名声节操骄王侯。
士人粗俗的心愿是衣食足,鬼神吝惜给你回报。
嘉宾可作吾可隐居,买山岂怕遭到讥议。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批判。
诗人用“丈夫傫然如系囚”来形容自己的处境,将自己比作被囚禁的犯人,表达了自己的孤独和无助。这种比喻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无奈。同时,也暗示了他对世俗名利的不屑一顾。
诗人又用“自断犹堪归隐邱”来表达自己的决心和勇气。尽管自己身处困境,但依然能够坚定信念,选择隐居生活。这种决心和勇气正是诗人追求自由和独立的表现。
诗中提到了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文人的生活状况,指出了他们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这些描述不仅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腐败,也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和批判。
诗中再次强调了自己的隐居决心,并提出了对他人的忠告。他认为传约的隐居并没有结果,因此不要轻易诋毁他人。同时,他也提醒人们要珍惜自己的生命,不要过于追求物质享受,而是要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和幸福。
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作品,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绘和对世俗名利的批判,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和独立的追求以及对人生价值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