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义既灰死,何时会复然?
有人慕圣任,引为己所患。
一朝欲舍去,究彼不二门。
某甲业颇贱,哀子壮且醇。
已矣幸少须,胡为浪踆踆?
【注释】
①仁义:指儒家的仁爱和义理。②灰死:灰心丧气。③复然:重新振作起来。④慕圣任:仰慕圣人,任用贤能。⑤己所患:自己所担忧的事。⑥舍去:离开。⑦不二门:不偏不倚的门径,这里指正确的方法、途径。⑧哀子:对年幼者的亲昵称呼。⑨幸少须:希望稍许等待。⑩踆踆:盘旋,飞翔的样子。这里是形容飞鸟盘旋而不肯下来的意思。
【赏析】
此诗写诗人对友人某孝廉因不能正确处理与“仁”的关系而感到惋惜之情。
开头两句“仁义既灰死,何时会复然?”意思是说仁义已经灰灭了,什么时候才能恢复它呢?表达了诗人对这位仁人志士的同情和关心,并对其前途表示忧虑不安。诗人认为,如果某人能够像孔子那样“知其不可而为之”,那才真正体现了“仁义”。但目前此人已灰心丧气,不知何时能够再振起精神,恢复其“仁义”之心,这使诗人深感忧虑。
接着两句“有人慕圣任,引为己所患。”意思是说,有些人仰慕圣人之道,却又把它当作自己的障碍和敌人。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那些不能正确对待“仁义”的人的不满和鄙视。诗人认为,真正懂得“仁义”的人,应该把它看作一种可贵的品质,而不是障碍自己前进的东西。对于那些把“仁义”当作障碍的人来说,他们是不懂得如何运用这种宝贵的品质的。
第三句“一朝欲舍去,究彼不二门。”意思是说,有一天,这个人终于决定舍弃它,不再受它的拖累了。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个决定的支持和赞许。
第四句“某甲业颇贱,哀子壮且醇。”意思是说,我这个人虽然没有什么高深的学问,但我很尊敬你的为人,你是个有道德修养的好人。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个朋友的赞美和敬重。
最后两句“已矣幸少须,胡为浪踆踆?”意思是说,算了吧!希望你早日醒悟过来,不要再这样盲目地追求下去了。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个朋友的忠告和劝勉。
全诗以对话的形式表现了诗人对于仁人志士的关切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仁义”的理解和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