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明,北风作。江中飞浪高入楼,不似羁人怀抱恶。
【注释】太白:李白的别号。羁人:旅居在外的人。恶:不好,不愉快。
【赏析】此诗是李白夜起江楼口占所作,写自己对羁旅生活的感慨和对家乡的思念。全诗以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壮阔的江景。首句“太白”点出时地;“北风作”点明时日。次句承前,写江中浪高,浪花飞溅。三、四句进一步写浪之高。“不似羁人怀抱恶”,与上一句相呼应,既写出浪之高,又暗含诗人心情之悲凉。这首诗表现了诗人豪迈、奔放的情怀,同时流露出诗人对故乡、亲人的深切怀念之情。
太白明,北风作。江中飞浪高入楼,不似羁人怀抱恶。
【注释】太白:李白的别号。羁人:旅居在外的人。恶:不好,不愉快。
【赏析】此诗是李白夜起江楼口占所作,写自己对羁旅生活的感慨和对家乡的思念。全诗以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壮阔的江景。首句“太白”点出时地;“北风作”点明时日。次句承前,写江中浪高,浪花飞溅。三、四句进一步写浪之高。“不似羁人怀抱恶”,与上一句相呼应,既写出浪之高,又暗含诗人心情之悲凉。这首诗表现了诗人豪迈、奔放的情怀,同时流露出诗人对故乡、亲人的深切怀念之情。
诗句:老大侵寻至,逢场底足夸。菩提心不起,粉黛眼终花。英气殊为害,风情每自嗟。尊前思暮雨,谁为鼓琵琶? 译文: 随着年华的增长,我开始感受到时间的流逝,每当我参与宴会,总能感到自豪。尽管心中没有执着于修行(菩提),但美丽的外表依然吸引众人目光。我的锐气有时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而我总是自我反思。在宴会的酒桌上,我常常想起那晚的雨声,不知是谁在弹奏琵琶。 赏析:
《戊戌》 微醉取酒意,倚楼聊共斟。 风情属初月,凉思在高林。 荷气清宜晚,车声远未沉。 鲁连将玉貌,不去定何心? 注释: -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微醉后倚楼共饮的情景,以及他对初月和高林的感慨。 - “风情属初月”暗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留恋。 - “凉思在高林”表现了诗人在凉爽的秋日中思考人生或未来的情景。 - “荷气清宜晚”描绘了夜晚荷塘中清爽的香气,增添了一份静谧与美好。 -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终日江声里,凭栏入楚乡。 - 注释: 整日浸泡在长江的涛声中,站在栏杆上进入楚国的土地。 - 译文: 整日在江边听着涛声中度过,直到到达了楚国的土地。 2. 暮云百重合,夜雨十分凉。 - 注释: 傍晚时分云层重重,夜晚下着细雨,天气异常凉爽。 - 译文: 傍晚时分,云层厚重,夜晚下起细雨,天气异常的凉爽。 3. 赤县忧空切,吴船梦较长。 - 注释:
解析: 郑孝胥的《上海旅社二首其一》以海畺信无事,沪渎复多娱。人意消歌舞,江波动画图。名浮真得损,计左遂成迂。谁见楼中客,灯前坐欲枯。为读者提供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描绘了上海旅社的繁华景象和人们的生活情趣。 注释: - 海畺:大海; - 信:的确,确实; - 无事:没有事情发生,很闲适; - 沪渎:指上海市,是古代对上海的称呼; - 复多:又多了; - 人意:人们的意愿或想法; - 消:消磨;
题沈爱苍正阳集(丁酉) - 诗句释义: - 所积亦已久:意味着沈爱苍的文集积累了很长时间。 - 谁能默不言:暗指没有人能够沉默不语,即对沈的爱苍文集表示肯定和赞扬。 - 探喉殊整暇:形容说话或写文章时从容不迫,有条不紊。 - 出手见渊源:比喻沈爱苍的文章或学问有深厚的基础和渊源。 - 轶事皆庭训:所有的趣闻轶事都来自庭训,即都是经过庭训教育的内容。 - 高才定宿根
虹口(丁酉) 江流贯虹口,来往独匆匆。 海月横空澹,霜天带晚红。 虫沙期共化,骨肉事安穷。 谁判平生意,销沉向此中。 注释: 1. 虹口:地名,今上海市虹口区一带。 2. 江流贯虹口:指长江的水流穿过虹口地区。 3. 来往独匆匆:形容人流匆忙,来往不息。 4. 海月横空澹:海上的月亮高悬在空中,显得朦胧而平静。 5. 霜天带晚红:形容天色昏暗,但夕阳的余晖映照出一片晚霞红光。 6. 虫沙期共化
十三夜对月(戊戌) 秋月皎洁如此,诗人何不归? 诗言志,情寄意。此诗乃刘敞所作,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对友人相聚时光的珍惜。 闺中愁绪萦绕,旅中寒衣待穿。 诗人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闺中女子的相思之情和旅人在异地他乡的孤独与寒冷。 一顾江山浅,方知所徇微。 诗人通过观察自然景色,领悟到自己的内心世界,展现了一种超越世俗的境界。 徇廊千百转,底处可忘机? 诗人在漫步的过程中
译文:我独自在旅馆中,听着歌谣,心情稍微有些悲伤。我时常感到孤独,但内心仍然坚定不屈。岁月的流逝带走了我的精力,我的才华也似乎正在衰退。但我仍然相信,只要坚持不懈,我就能创造出雄奇的作品。 注释:兀兀腾腾:形容心神不定,无所适从的样子。闻歌稍觉悲:听到歌声而有所触动,从而产生了悲伤的情绪。孤怀时自振:孤独的心灵时常被激励振奋。百折理何疑:经历了许多挫折和困难后,依然能够保持坚定的信念和信心
【注释】 1、照影吴波熟:比喻自己像照影于吴地江水中一样。 2、栖栖:忙忙碌碌的样子。岁又残:年岁又将过去。 3、雪成山万态:大雪覆盖的山,形态各异。 4、杨墨途宁合:杨朱和墨子的主张,即杨朱提倡利己主义,墨子提倡兼爱。 5、人天理:人间的道理。 6、逝川旨:指逝去的时光。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赴鄂途中所作,诗人以自己的遭遇来反映当时社会的黑暗现实。 首联点明题意
注释: 六月十八日,风起 河干天已曙,深巷月犹明。 河干:河边,此处指京城。 残梦愁中断,孤蝉风外清。 残梦:未了的梦。愁断:愁绪断绝。 孤蝉:知了。 向来坚自掷,欲去惜终轻。 向来:从前。 坚:坚决。 欲去:打算离去。惜:爱惜。 此意何人会,踌躇独倚楹。 此意:此情此景。 会:理解、领会。 赏析: 《六月十八日风起(戊戌)》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作。此诗写诗人在夏日傍晚时分,因风而起而有所感触
丁叔衡画便面见贻以诗答之 形骸本死器,神识来寄居。 持此游人间,如体着衣襦。 少壮实美服,意气豪且粗。 老病服渐弊,瑟缩情不愉。 夫何久丧我,从渠作荣枯。 一朝得自识,奋迅不受拘。 于世定奚缺,所憾良区区。 恒斋虽病废,神完能自娱。 作诗远寄我,巧兼画与书。 我谓子无病,非病乃其逋。 平生意相亲,重了宁以躯。 子诵此诗终,霍然还壮夫。 【注释】: 1. 形骸本死器:形体本是死的器物。 2.
【注释】 营:建造,搭建。盟鸥:与鸥鸟为盟誓。盖头茅,用稻草盖成的伞状物。取足:取来满足。欹侧:倾斜。掖使正:指扶正,扶稳。南窗:南方的窗户。决天:冲破天空。白鸥:白鹭。拊槛一长啸:拍打着栏杆高声长啸。超然:高超脱俗,超凡入世。熟视忘雨默:仔细端详,连下雨也不觉得。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山中独居的生活,表现了他对自然美、对生活情趣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
这首诗是沈子培访问我时,我未在家而写的一首答诗。全诗以问答形式展开,通过对话的方式,描绘了诗人与沈子培在湖边偶遇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和对于生活的态度。 诗句释义: 1. 我生安归指菰芦,美此积水来寄居。 译文:我在这个世界上,归宿在哪里呢?就像那些生长在水中的菰芦一样,我只是在这里暂住而已。 注释:菰芦,生长在水中的芦苇。 赏析:诗人以菰芦比喻自己,表示自己只是暂时居住在这个世界中
【注释】 ①洞开:指高楼敞开。 ②沈沈:形容夜深时天象沉静,这里指雨声。 ③幽人:指隐居的人。 ④江声:指雷声。 ⑤云气:指雷声中夹杂着的云朵。 ⑥雷奔电激:形容雷声大而急促。 ⑦喧阗:形容声音杂乱。 ⑧争微光:指在微弱的灯光下争夺光明。 ⑨竞:竞争、争夺之意。 【译文】 八月十一夜雷雨 秋意初露,高高的楼阁洞开,夜晚渐凉,风穿过回廊。 独卧幽室,心境特别宁静适意,听着江声入梦含苍茫。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感愤诗四首 群昏自称豪,一奋碎神器。 罪魁有三士,不在徐刚辈。 荣光首拒战,咋舌敌已怪。 聂马久枝梧,彼族嗛强对。 朝中轻诸子,谓虏不足畏。 何虞果掩至,很复得狼狈。 脱令津沽间,海城早为帅。 微闻金鼓震,万众已崩溃。 牵羊必肉袒,所全讵百倍。 京师安如山,完取十万械。 吾言匪诡诞,嚼血聊自快。 译文如下: 群昏自称豪,一奋碎神器。 罪魁有三士,不在徐刚辈。 荣光首拒战
【译文】 狂犬没有不撕咬人的,衰败的树木没有不掉叶的。 重黎最后死于祸难,他坚贞的节操特别皎洁。 许氏盗取所厌恶的人,要领又怎能保住? 奇异的是他们能建立联盟,结为亲家,难道是同一道义? 袁、许是我深伤之,为什么早些离开不行? 什么人能洗雪这冤屈,现在还靠不住苍天。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因受谗而离京时对友人的劝勉和勉励。全诗共八句,每句七个字。“瘈狗”两句,借物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