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载居海滨,避秦幸有此。
士夫稍奔集,偷活贤转徙。
鬻字聊自存,俯畜繁食指。
同年互吊唁,屈指八九子。
诸公各厉节,可敬亦可喜。
所嗟负君国,碌碌何足齿。
吉甫真包胥,义烈谁与比?
当年登科录,宝祐照青史。
吾侪曷交勉,牖下非善死。
【注释】
①五载:五年
②居海滨:居住在海边。
③避秦:逃避秦始皇的暴政,指隐居。
④幸:侥幸,有幸。
⑤奔集:投奔而来。
⑥偷活:苟且生存。
⑦贤转徙:贤良之士四处流徙避难,辗转迁徙。
⑧鬻字:卖字为生,即出卖字画为生。
⑨俯畜:俯首养畜。
⑩诸公:指当时的名士、官僚。
⑪各厉节:各自坚守气节。
⑫可敬亦可喜:值得尊敬,也令人高兴。
⑬所嗟:所叹息的是。
⑭君国:国家。
⑮碌碌:平庸无奇。
⑯吉甫:管仲,春秋时齐国著名政治家,辅佐齐桓公称霸,有“管鲍之交”的美谈。
⑰包胥:春秋时楚国大臣,因楚昭王被吴兵围困而哭求救国,感动了天地,吴军退去。后被尊为“义烈”。
⑱当年:指自己年轻时,当时考中进士。
⑲宝祐:宋理宗年号(1253-1260),在位十六年。
⑳牖下:窗前,喻指读书处。善死:好死。
【赏析】
这是一首自叙诗,作者回忆自己过去在海上避乱的生活,感叹人生短促,抒发自己的感慨。全诗语言平易,感情真挚。
首联“五载居海滨,避秦幸有此”。“五载”,五年。“海滨”,海中小岛或沿海一带。“避秦”,指躲避战乱。“幸有此”,庆幸还能有所作为。这两句说,在这五年的时间里,我住在海边避乱,幸得如此,得以保全。
颔联“士夫稍奔集,偷活贤转徙。”“士夫”,指士人。“奔集”,奔走来聚集。“偷活”,苟且生存。“贤转徙”,指贤良之士四处流徙避难。这两句说,一些士人渐渐赶来聚集,我则只能勉强苟活,而那些贤良之士却四处流徙避难。
颈联“鬻字聊自存,俯畜繁食指”。“鬻字”,卖字为生。“俯畜”,俯首养畜。“繁食指”,众多的手指头,这里指儿女众多。这两句说,我只好卖字为生,养活着众多的儿女;他们低头养畜,生活艰难。
尾联“所嗟负君国,碌碌何足齿?”“所嗟”,所叹息的是。“负君国”,辜负国家。“碌碌”,平庸无奇。“何足”,什么不值得。这两句说,我之所以叹息,是因为我辜负了国家,而那些庸碌无为的人又算得了什么呢?
末联“吉甫真包胥,义烈谁与比?当年登科录,宝祐照青史。”“吉甫”,管仲。“包胥”,春秋时楚国大臣。“当年”,指自己年轻时。“登科录”,科举考试录取的名录。“宝祐”,宋理宗年号(1253-1260),在位十六年。这两句说,管仲真有包胥的忠义,而我又有谁能和他相比呢?当年我在考场上考取进士,而今我的事迹还照耀于青史之中。这最后两句是诗人对自己功名的一种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