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栝方竞翠,东栝忽自枯。
哲人嗟其萎,不祥理难诬。
自我羁行在,花时归相娱。
今年来何晚,遇闰稽就途。
病中空怅望,别语一字无。
及尸岂为见,终古才须臾。
【注释】
廿一夜:即除夕,农历十二月二十九日。
双栝方竞翠,东栝忽自枯:两个梧桐树刚刚长出了绿叶,而东面的那棵忽然自己枯死了。
哲人嗟其萎,不祥理难诬:哲人惋惜这枯萎的树木,认为它不祥,难以用常理解释。
自我羁行在:指自己身陷囹圄之中。
花时归相娱:在花开时节,归乡相会以作娱乐。
今年来何晚,遇闰稽就途:今年的春天来得还不算晚,由于闰月的缘故,路途上耽误了些时间。
病中空怅望,别语一字无:病中空然怅惘地凝望着,彼此告别时只说了一句无关紧要的话而已。
及尸岂为见,终古才须臾:等到尸体被发现的时候,已经过了很长时间了。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被囚禁在汴京期间所作。诗中抒发了诗人对人生短暂、时光易逝的感慨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黑暗势力的愤慨之情。
首联写两棵梧桐树刚刚长出绿叶,东边的一棵却忽然自己枯死了。这一自然现象引发了诗人的思考,他感叹这枯萎的树木不吉祥,无法用常理解释。颔联进一步描绘了自己身处困境中的无奈与悲哀,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黑暗势力的不满情绪。颈联写自己身陷囹圄之中,只能在花开时节归乡相会以作娱乐。尾联则是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担忧,表达了他对生命的珍惜和对自由的渴望。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写引发对人生哲理的感悟,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思想内涵和丰富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