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崖力弄险,挤天作曲尺。
树从开辟青,石积混沌白。
一溪中荡啮,闻声俯来黑。
孤云带去鸟,飞避不留迹。
白日落其内,炎天起寒色。
阴沈疑鬼宫,宛转入暗壁。
来者自天降,当顶踏我帻。
两心各成惊,熟视始定魄。
盘盘逶地缝,忽出井口窄。
觅路者谁子,此眼真有力。
是邦平播前,恍惚难尽识。
一朝会平荡,茶盐得通易。
山川终古来,恐究沦异域。

【注释】

崖堑口:即《崖壁口》,指四川成都府新繁县(今成都市新繁镇)一带的山崖。青:青色,这里指树木的颜色。白:白色,这里指石头的颜色。中荡啮:指溪水冲刷着山崖。

阴沈疑鬼宫:阴沈,阴暗;鬼宫,神话传说中的宫殿。

来者自天降:指瀑布从天上落下来。

盘盘逶地缝:曲折连绵的山间通道。

井口窄:井口狭窄如线。

是邦平播前:指成都平原以前的情况。

恍惚难尽识:模糊不清,难以完全认识。

茶盐得通易:茶叶和盐的交易方便容易。

山川终古来:山川从古代以来就存在。

恐究沦异域:恐怕最终会陷入异域。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游览四川成都府新繁县一带的山崖时有感而作。全诗描绘了这一自然景观的奇特之处,以及诗人对这一自然景观的独特感受。

首联“群崖力弄险,挤天作曲尺”,描述了山峰陡峭,如同被挤压在一起形成的巨大石柱。这里的“曲尺”是指山峰的形状,如同曲尺一般。

颔联“树从开辟青,石积混沌白”则描绘了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将原本杂乱无章的石头堆积起来,形成了一片青翠的树林;而树木的生长又使得原本灰白色的石头显得更加混沌。

颈联“一溪中荡啮,闻声俯来黑”描绘了水流冲击岩石的景象,仿佛是一条小溪在不断地撞击着山崖,发出轰鸣声。而当听到这声音时,人们会感到一种恐惧,仿佛是被黑色的声音所包围。

尾联“孤云带去鸟,飞避不留迹”则描绘了天空中的云彩带着飞翔的鸟儿飞去,而那些鸟儿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没有任何束缚。这种景象给人一种自由、无拘无束的感觉。

全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一幅壮丽的自然画卷,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同时,诗人也在赞美大自然的力量与和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