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里朝朝出,同群担负行。
野花头插满,黑齿草涂成。
赛胜缠红锦,新妆挂白珩。
鹿脂荼抹惯,欲与麝兰争。

我们来逐句解释这首诗的内容:

  1. “社里朝朝出”, 描述的是妇女们每天早晨在社日时出去参与祭祀活动的情景。社日是古代中国的一个重要节日,通常用来祭祀土地神,祈求丰收。这里的“朝朝出”强调了她们的频繁和规律性。
  2. “同群担负行”, 此句表明这些妇女们一同肩扛着担子去参加祭祀活动。这里的“同群”指的是她们是一群一起行动的人,而“担负行”描述了她们携带物品行走的场景。
  3. “野花头插满”, 描述了妇女们的装饰习惯。她们会将野花插在头上,这是她们的一种时尚,也是对自然美的欣赏。
  4. “黑齿草涂成”, 这一句提到了一种特定的草,即黑齿草,用来涂染牙齿,使牙齿看起来更加白净美观。这种习俗在当时非常流行。
  5. “赛胜缠红锦,新妆挂白珩”, 这是对妇女们妆容和服饰的描述。她们用红色的锦缎作为装饰,佩戴白色的珩(一种玉制的装饰品),以显示自己的美丽和社会地位。
  6. “鹿脂荼抹惯,欲与麝兰争”, 这里描绘了妇女们化妆的习惯。她们习惯于使用鹿脂和荼等天然材料来涂抹面部,以达到美容的效果。同时,她们也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展现出自己与麝、兰这样的高级香料相媲美的美丽。

我们将这些诗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并附上注释:

  • “社里朝朝出” - 每天早上,她们都会出门参加社日的祭祀活动。
  • “同群担负行” - 她们与其他人一起,肩扛着担子去参加祭祀。
  • “野花头插满” - 她们喜欢在头上插满野花,这是她们的一种时尚。
  • “黑齿草涂成” - 她们用黑齿草来涂染牙齿,使其看起来更加白净。
  • “赛胜缠红锦,新妆挂白珩” - 她们用红色的锦缎装饰自己,佩戴白色的珩,以此来炫耀自己的美丽。
  • “鹿脂荼抹惯,欲与麝兰争” - 她们习惯了使用鹿脂和荼来涂抹面部,希望借此展现自己的美。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一个妇女群体的日常活动和生活习惯,展现了她们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传统的尊重。诗中的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如“黑齿草涂成”和“鹿脂荼抹惯”,让读者能够感受到那个时代女性的生活状态和文化特点。同时,诗中的“欲与麝兰争”也反映了她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在社会中获得一定的地位和认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