浊世翩翩自守真,更逢大衍庆芳辰。
槐庭爱日垂长荫,葭琯吹灰度远春。
奉佛右丞能笃旧,行年伯玉妙知新。
称觥未与香山会,遥望南星拜老人。

【解析】

本首诗为祝王友竹先生五十寿辰之作,全诗八句。第一句点明祝寿的对象是王友竹先生,并交代了题意;第二、三句点题,指出王先生在乱世中能自守道真(真意),又逢大衍之年,故庆贺他;第四、五句赞颂王先生爱日槐庭(即朝廷),吹灰葭琯(即风声,象征微末),而其人却能度远春(即影响深远),行年伯玉(指年纪虽老仍能妙知新的先生);第六、七句点明王先生奉佛,有右丞之才,能笃旧情,行年伯玉,妙知新事;第八句遥望南星拜老人,表明作者对王先生的敬仰之情,称觥未与香山会(即没有与李白同席),遥望南星拜老人。

【答案】

译文:

浊世翩翩自守真,更逢大衍庆芳辰。

槐庭爱日垂长荫,葭琯吹灰度远春。

奉佛右丞能笃旧,行年伯玉妙知新。

称觥未与香山会,遥望南星拜老人。

赏析:

此诗以“祝”为题,应是诗人对友人的祝寿之作。开头两句点明了祝寿的对象是王友竹先生,并交代了题意。“浊世翩翩自守真”,意为身处乱世之中,王友竹仍然能保持自己的操守和真实,不随波逐流。接着两句赞美王友竹先生在乱世中坚守自己的信念,恰逢大衍之年,因此值得庆贺。“槐庭爱日垂长荫,葭琯吹灰度远春”。这是对王友竹先生的赞誉。槐庭指的是朝廷,意思是说王友竹先生受到皇帝的宠信,能够享受到皇帝所赐的长荫。葭琯吹灰,比喻微末,但王友竹却能影响到远方。这两句是对王友竹先生的影响做了生动的描述。

后四句赞美王友竹先生奉佛,有右丞之才,能笃旧情,行年伯玉,妙知新事。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王友竹的敬仰之情。称觥未与香山会(李白),遥望南星拜老人。称觥未与香山会,遥望南星拜老人,这是诗人对王友竹的敬仰之情的最好体现,也是诗人对友人的一种祝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