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分攀辕爱日瞻,音书一纸到闾阎。
暮云春树三年别,流水桃花两度兼。
淮老临行曾乞霸,赵人戴德尚思廉。
知君到处苍生祝,指顾康侯锡马占。
【注释】
1.柬述安:指寄信给述安。述安,名不详,字子安,唐末宰相。
2.攀辕:驾车时拉车绳攀在车辕上。
3.闾阎(lǘyuān):里巷门。
4.暮云春树:傍晚的云和春天的树木。
5.淮老:即韩愈,当时任袁州刺史,称“淮老”。
6.戴德:即戴叔伦,当时为袁州副使。
7.康侯:指白居易,当时任苏州刺史。
8.锡马占:赐给马,以占卜吉凶。《汉书·五行志》:“赐马者吉,不赐者凶。”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前二句点题送别之意;后二句抒写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同时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祝福。全诗情真意切,语言流畅自然,富有生活气息。
首句“无分攀辕爱日瞻”,言自己没有攀附权贵之心,只喜爱欣赏阳光。“攀辕”典出《晋书·石崇传》,石崇与王恺争豪,皆以饰车,崇拟金薄裹铜钉,恺则剪烛以为华盖。“日瞻”谓喜欢欣赏日光。“无分”谓不须、无须,这里表示自己无意攀附高官厚禄。“爱日瞻”是说喜爱欣赏日光,这一句既点明送别的原因,又暗含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次句“音书一纸到闾阎”,言书信一封,飞到了百姓中间,说明诗人十分珍重与友人之间的友谊。“一纸”是极言其稀罕,也表明了诗人对友人的一片真情。“音书”是消息和信件的合称。“闾阎”是里巷门,泛指民间百姓。“一纸”是极言其稀罕,也表明了诗人对友人的一片真情。
三、四两句写分别情景和感慨。“暮云春树三年别,流水桃花两度兼”,言分别已近三年,而两人的离别之苦还历历在目。“暮云”指傍晚的云雾,用以形容别离时的情景;“春树”指春天的景物;“流水”和“桃花”则分别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变化。“两度兼”,谓两年之中两次分别。此联用典贴切,抒情真切,表现了诗人与友人离别时的无限感伤。
五六两句写别后怀念和祝愿。“淮老临行曾乞霸”,“淮老”即韩愈,此时任袁州刺史;“曾乞霸”谓他临行前曾向人索求过权势,以显扬声威。“戴德”即戴叔伦,此时任袁州副使。“戴德”即戴叔伦,此时任袁州副使。“曾乞霸”是说曾向人索求过权势,以显扬声威。“两度兼”,言两年之中两次分别。这两句通过回忆往事,抒发了诗人与友人离别后的无限思念。
七八句写祝愿友人早日升迁,为百姓造福。“知君到处苍生祝,指顾康侯锡马占”,言我知道你到什么地方都会为民祈祷,希望你一帆风顺,早日升迁。“知君”是知道您的意思。“处处”,犹言到处。“苍生”,犹言百姓。“康侯”,指白居易,时任苏州刺史。“锡马占”谓赐马占卜吉利。此言希望您的官职能步步高升,为百姓造福。
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平易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