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楼凭几坐,过雨又潇潇。
有味青灯夜,为予破寂寥。

新拟北郭园八景·其一·小楼听雨

南楼凭几坐,过雨又潇潇。
有味青灯夜,为予破寂寥。
注释:郑用锡,清朝诗人,字在中,号祉亭。明末迁居金门浯江,乾隆三十九年(1774)其父崇和移居台地后垄,嘉庆十一年(1806)又徙往竹堑,于是落籍当地。他立志青云,道光三年(1823)考取进士,成为「开台黄甲」,道光十四年(1834)入京任官,签分兵部武选司行走,次年补授礼部铸印局员外郎兼仪制司事务,精勤称职,虽获肯定,但乏再上层楼的官勋,道光十七年(1837)春乞养归里。在乡期间,建学宫、修桥渡、赈饥寒、恤孤寡,乐善好施,为地方重要仕绅。曾担任明志书院山长(约1829~1834、1852~1857年间),栽培后进,不遗馀力。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南楼小楼听雨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诗的开头“南楼凭几坐,过雨又潇潇”描绘了诗人独自坐在南楼,听着雨声的场景。过雨则暗示着诗人的心情是忧郁和孤独的。接下来的两句“有味青灯夜,为予破寂寥”更是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他感到寂寞和孤独,但是青灯下的夜晚却给他带来了一种特殊的感觉,使他不再感到寂寞和孤独。整首诗通过描绘南楼小楼听雨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同时,诗人也通过这种独特的感受,展现了他独特的情感世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