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听宫槐寒雨晴,荒凉不似去年声。
此心高尚原难饱,无口何缘解喜鸣。
莫作化身中夜泣,争禁久客万愁生。
劲风危露休呜咽,我亦头衔一例清。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根据题干中的提示,对每一联的诗进行逐句解释,最后结合全诗的内容分析其思想感情。

【答案】

蝉声:指蝉鸣的声音(或蝉鸣)。

译文:

独自聆听宫槐树上寒雨过后清冷的鸣声,凄凉荒凉之情,与去年已大不相同。

这高洁的心灵本就难以得到满足,哪有嘴去解开心中喜悦之声呢?

不要化作化身中夜泣,不要在久客他乡时愁绪满怀。

强劲的风、危崖上的露水休得呜咽,我亦如此清高无欲。

赏析一:

首联写诗人于秋日独聆宫槐树寒雨后的鸣声,而心为之怆然,意兴阑珊。此情此景,使“凄凉”二字跃然纸上,令人触目惊心。“荒凉不似去年声”一句,是说今年的鸣声已经不同于往昔,而诗人却无法分辨它是否真的凄凉,因为自己的心情也变得凄凉了。诗人之所以有这种感受,是因为自己的处境也发生了变化——他不再是自由自在地赏景吟诗,而是身陷牢狱之中。所以“凄凉”一词既是实指,又是虚指。诗人以“凄凉”来概括自己的心境,是很有见地的。

颔联紧承上文而来。“此心高尚原难饱,无口何缘解喜鸣”,意思是说诗人自感心灵纯洁高尚,但世俗之人很难理解他的心境,所以他无法像其他鸟儿一样发出悦耳的鸣叫。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世俗之人不理解的愤慨,也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处境的无可奈何。

颈联承接上文而来。“莫作化身中夜泣,争禁久客万愁生”,意思是说你不要将自己想象成化身中的哀怨之士,不要让自己陷入悲愁之中。这里诗人以反诘的语气,委婉而有力地批评了那些借咏蝉抒发悲愁的人。这两句诗既表明了诗人不愿同流合污的高洁志向,又表明了他因身处逆境而产生的愁苦。

尾联承接上文而来。“劲风危露休呜咽,我亦头衔一例清”,意思是说强劲的秋风和高悬的月亮不要再让蝉鸣声呜咽,而我这颗高洁之心也永远保持清醒、清明。这两句诗既是对前文内容的总结,又是对后文的铺垫。诗人用“休”字来强调自己要保持清醒、清明的决心,同时也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难、不惧困苦的坚强意志。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是他晚年被贬为长沙参军时所作的一首咏物诗。此诗通过对蝉声的吟诵和议论,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悲凉和无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